關注老屋計畫 桃客務局與地方論壇

【羅安達 桃園】 桃園市近來老屋爭議頗多,讓保存以及再生議題受到重視,為此桃園市客家事務局爭取客委會經費,進行為期1年的研究調查計畫之後,再邀請文史工作者與屋主,當地里長進行再利用策略論壇活動,期望藉由活動之舉辦,推廣桃園在地老屋的重要性及宣揚伙房之美,並期盼能有更多民眾,一起關注老屋再利用的議題。 「以前這邊是豬舍。」 把豬舍翻修,不讓老建築就此頹廢,楊梅江夏堂二房子孫,黃帥欽說,20多年前,父親見老屋搖搖欲墬,所以他們就著手翻修,將原有的老屋以及鴨寮豬舍整修,打造成咖啡、文創餐廳,如今成為楊梅當地知名景點,而前來對談的文史工作者認為,目前要像江夏堂,這樣有自覺的民眾不多,通常他們會怕政府介入之後,產權就會發生爭議,這也是這次老屋對談要說明要討論的重點。 文史工作者 姜義桂:「客家所有老屋的問題,其實全部差不多一樣,全部都是因為產權的問題比較多,要怎樣讓它這間老屋好好的來利用,讓外面的人知道,這樣它老屋的價值它會提高。」 江夏堂子孫 黃帥欽:「我們老屋的維持,我們沒有那麼專業,如果能夠政府來輔助做這個部分,然後對我們日後產權,沒有任何的限制或者是影響,當然我們很樂於跟公家單位,做一個協調討論。」 桃園市客家事務局表示,這次客家老屋調查研究計畫,委請文史工作團隊,調查桃園市1501間老屋,選出300間特色建物後,再做深度訪談,預計今年底前,選出其中有保留意願的30間老屋,而這次選擇在江夏堂,與當地里民、里長對談,就是希望以這樣的成功經驗,作為老屋發展的策略參考,為老屋注入新生命。 桃園市客家事務局局長 蔣絜安:「就是說做一個這樣的客家老屋調查計畫,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了解我們目前桃園市客家老屋的情況,我相信這樣對文化的保存,客家建築一種現況的了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這次由客委會支持的調查研究計畫,訪查了桃園市13區客家老屋調查現況,其中楊梅區有數量最多的391間伙房,其次為中壢區的286間,而原住民地區的復興區,福佬聚落較多的桃園、龜山、八德也仍有伙房存在,桃園市客務局希望透過這次的調查與對談,讓老屋再生的議題,經由改造成功的案例,讓老伙房的保存,可以有更多示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