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寬鬆貨幣政策可望緩解貿易戰壓力

工商時報【瑞銀(盧森堡)中國精選股票(美元)基金產品經理張婉珍】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上周表達「對貨幣政策保持開放態度,必要時候可能降息」的談話,全球投資人預期聯準會極可能今年內就會有降息行動,為股市帶來激勵效應。 澳洲、印度也陸續宣布降息,顯見全球央行已經看到了經濟下行的壓力。從總經數據來看,新公布的5月份全球製造業數據幾乎都創下2012年以來最弱的表現,不管是美國、歐元區、中國三大經濟體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均走低。新訂單指數不如預期;半導體出口也持續下跌。 這背後的因素,自然少不了全球貿易戰帶來的壓力。繼美國本月開始針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課徵25%關稅之後,美國總統川普是否會進一步對剩餘3,000多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祭出新一波關稅,仍待觀察。 只是,川普意外宣布要對去年10月剛簽定美墨加協定的墨西哥,課徵進口商品關稅一事,雖然最終以達成協議、不課徵關稅收場,但這也代表美國隨時會動用關稅武器,作為要求其他國家妥協條件的籌碼,這暗示在貿易戰場上,對中國的強硬立場似乎不會有太大幅度的鬆動。 同時,中國近日發表「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與即將公布的「不可靠實體清單」的反擊動作,顯示中美貿易衝突似有升溫跡象。故未來一個月貿易衝突會怎麼演變堪稱關鍵,尤其預計6月底登場的G20會議,美中元首的「川習會」是否會進行,或是即使見面,雙方是否會做出什麼樣的表態更是至關重要。 前次貿易衝突在2018年12月1日川習會後決議暫緩互徵關稅而暫時化解,若此次川習會能化解緊張氣氛,或許美國會推遲課稅時點,雙方有機會重啟談判。 若川習會不成,或者見面也未能帶來轉圜餘地,美國決定全面課稅,那麼貿易戰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勢必擴大。如此可能會促使各國央行進一步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美國聯準會降息的腳步亦可能加快,不至於等到全球經濟步入衰退才有所動作。 中國人民銀行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就已逐漸放寬流動性,貨幣政策還有很大的寬鬆調整空間。根據歷史數據,通常貨幣政策轉折點會領先企業獲利趨勢(基本面)平均約18個月,股市則又領先基本面。故儘管未來半年股市雖仍會因為貿易摩擦而震盪波動,但伴隨基本面趨勢普遍在貨幣政策轉寬鬆後的一年半內落底,未來應該思考的反而是「何時逐步加碼」。 我們一直認為貿易戰並不是最大的風險,主要還是看中國改革開放的腳步,若退步才是最需要擔心的風險。只要雙方還願意繼續談判,就代表中國還在改革開放的路上。 雖然中美彼此拉扯的過程仍會影響市場情緒,但通常當投資人過度悲觀導致市場超賣時,只要進展稍優於預期,股市就會明顯反彈,故即使現況還不明朗也不需過度悲觀,此時更應留意好公司是否已出現極富吸引力的估值。恒指與A股滬深300指數截至5月底之本益比各為10.6倍及11.4倍,已低於5年平均(各為12倍及13倍),代表已多數反應市場的悲觀情緒,這時應開始注意逢低布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