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寬鬆預期增強,以盤代跌、擇股以待

工商時報【元大大中華豐益平衡基金研究團隊】 4月份中下旬以來,中美貿易衝突升溫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結束陸股自年初以來強勢反彈,而此緊張情緒更在5月中旬對華為禁令發布後達到高峰。但實際觀察資本市場的綜合反應並不劇烈,主要修正集中在電子與通信類股,而其餘類股的上漲抵銷前者的下跌。 綜合來看,市場更關注美國總統川普對於剩餘3千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是否確定開徵,相比之下,華為禁令的實質影響層面也相對較小。 在記取2018年的教訓後,市場對於外部因素的干擾已較為理性,並更關注中國自身經濟發展的狀況。 經濟發展方面,2千億美元的關稅課徵對中國的負面影響已經體現,2019年累計前3個月的出口較2018年同期衰退25%,內需與基建撐起經濟增長,即使4、5月的經濟數據不如人意,但政府過去半年以來的刺激政策仍有收效,而川普不斷地以關稅在世界各地掀起貿易紛爭也對美國自身經濟增長、企業獲利產生負面影響。 華為禁令影響方面,更顯著的影響應該是在華為的消費者業務上,此牽連到的是手機供應鏈族群,而該族群對市值影響約有5%∼7%,衝擊相對有限,而華為也已開始加快國產替代速度,其中甚至可能出現受惠族群。 再者,華為對運營商業務的發展仍然保持積極態度,即通信相關,包括後4G時代升級布建、5G前期布建等,需求來自海內外都有,而此對應到終端對寬帶流量需求的高增長。 另外,中國5G牌照正式發放後,中國運營商與設備商的投資腳步也開始加快。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對今明兩年的收入表現預期為持平,也意謂著通信業務增長將可填補手機業務下滑的缺口。因此我們認為陸股中的消費電子、通信兩大類股在沉潛過後還將有表現機會。 無論中美貿易紛擾終將如何發展,保護主義盛行已經對全球經濟造成影響,美國聯準會也釋出鴿派訊號,市場預期2019年下半年可能降息一次,2020年還有降息兩次的可能,全球寬鬆預期正在不斷增強。 中國方面,中長期結構性去槓桿的目標不會改變,但也預期將保持目前的寬鬆節奏,並會透過政策調節方式來因應,如降稅減費以增強企業競爭力、定向降準引導融資利率下降、地方專向債使用範圍放寬以刺激基建投資等,因中國內部目前並沒有急迫的流動性問題,而是信用緊縮未有緩解,4、5月的社會融資數據不及市場預期可見一班。 以評價來看,當前中國股市估值已回調至過去十年平均水位,上證綜指甚至略低於歷史平均,下修空間已經有限,判斷市場已有預期外部因素干擾帶來的影響,即使3千億美元的關稅確定開徵,陸股都將加速趕底,並不會出現如2018年一路下挫的走勢。 在外部干擾難息、內部增長乏力下,觀察市場風險偏好仍趨於保守,預期大盤變化將以盤代跌,各類股間持續保持輪動趨勢。 行業選擇方面,海外資金湧入目前對陸股影響雖然有限,但卻是主要增量資金來源,其投資偏好更重視個股選擇、行業趨勢與評價合理性,也開始對陸股投資氛圍產生影響,而在科創板開板後,可能對中小板、創業板產生分流影響,因此預期各產業中的中大型股表現將優於中小型股,行業趨勢確定性高兼具彈性高的個股可能獲得更多市場資金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