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短線觀望氣氛濃 可留意遭錯殺質優股

工商時報【摩根大中華研究團隊主管黃淑敏】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威脅將很快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更準備好對另外2,67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稅,隨著這波美國引發的貿易戰火恐進一步擴大,首當其衝的陸股投資氣氛備受挑戰,使得上證指數近期維持在2,700點大關上下區間箱體震盪,但我們就幾個面向研判市場反應已有過度悲觀之嫌。 首先,中國仍具談判籌碼,企業端積極尋求「進口替代」。就商品貿易總額,美國對中國出口僅約1,500億美元,但若加上美國企業在中國的實質獲利,約一年4,000億美元,美國對中國其實呈現小幅順差,因此龐大內需市場與來自中國營收是當前中國最大籌碼。 另外就中國「抓新放舊」角度來看,除7月以來汽車關稅正式下調、金融相關產業大幅放寬外資准入條件外,科技企業積極尋求「進口替代」,如透過陸廠開發較低階的晶片以因應當前市場不確定性,而我們也認為,加速產業鏈升級,提升開發關鍵核心產品的技術將是中國長期發展方向。 此外,就政策面來看,中國去槓桿政策已見初步成效,儘管長期政策方向未變,但隨外部變數升級,目前人行貨幣政策大程度寬鬆,不僅加大流動性投放,近兩個月債市轉趨活絡,銀行短端利率也降至兩年低點,這都有助於提升企業周轉。若信貸增速能在第3季見底,將是經濟與股市回升的重要訊號。在財政政策上,除了過往擴大基建政策,當前市場可望能見到實質且突破性的改革力度,官方釋出將落實新個稅法配套措施,以對企業與個人提供進一步稅賦減免。 目前中國A股估值已來到歷史底部區域,但短線因沒有持續性的正面消息,導致市場成交金額持續低迷不振,若剔除2016年元月熔斷機制的極端值,已降至2014年初的水位,反映市場觀望氣氛濃厚,投資人因靜待貿易戰消息明朗而態度相對謹慎,伴隨中國官方持續祭出穩增長政策支撐,不僅有助於修復市場信心,也有望提振經濟表現,並改善現今市場投資情緒。 從資金面來看,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今年8月流入中國股市資金高達58億美元,佔整體新興市場吸金額逾八成之多,顯示國際資金在新興市場的布局相對是鍾愛陸股。 另外,根據Wind,近3個月借道滬深股通的北上資金總計買入837億元人民幣(下同)的A股,近6個月累計金額更逼近1,900億元,種種跡象都不難看出,儘管貿易戰陰霾衝擊陸股投資氣氛,但國際資金仍持續敲進A股布局。 再者,時間正式進入9月開學季,舉凡書店、文具、3C用品、生活用品和線上網購等相關企業廠商都大賺開學財,看好引爆的開學商機對消費升級等業績將有所助益。 儘管當前中國宏觀壓力較大,但就企業基本面來看,仍不乏許多具實質增長動能,但股價遭錯殺的優質標的。 這些企業具長期結構增長潛力,且股價受短期因素衝擊較大,估值極具吸引力的標的,包括醫療、消費、旅遊與教育性股票,不僅市場需求龐大,且當中龍頭股具有優勢,更持續受惠醫保改革、消費升級、人口素質提升等長期政策趨勢。 另外,為保經濟平穩運行,房地產限縮政策亦可望在下半年適度放寬,不少盈利持續上調但估值低檔的大陸房地產股當前均具備極佳投資價值,亦為近期留意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