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發展生態博物館 長路漫漫

旺報【記者李怡芸╱專題報導】 大陸自1998年成立第一座生態博物館後,發展至今,包括內蒙古、廣西等已有20多處生態博物館,雖然「中國模式」的生態博物館不斷有新的創新嘗試,大陸近年也多次來台取經,但大陸國家文物局專家婁清指出,大陸要達到「整體保護、原地保護和居民自己保護」的生態博物館原則,距離預期目標前路猶長。 面對愈來愈強大的城市化進程和工業化發展的衝擊,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法國、並在歐洲迅速發展的「生態博物館」理論,也於80年代開始在大陸傳播並引起討論,並做為一種全新的文化遺產保護和博物館建設理念,在大陸的博物館領域被引入和應用。 像一面鏡子 照見歷史 過去,博物館的展示功能往往被批評為把藝術與歷史遺物從它們的原生地移走,放置在展廳中,切斷了歷史傳統的生命血緣與整體社會文脈之間的聯繫,也失去了文化的意義。因此當法國博物館學家G.H.里維埃和H.戴瓦蘭提出「生態博物館」一詞,定義「生態博物館」是由公共權利機構和當地人民共同設想、共同修建、共同經營管理的一種工具後,就成為一場博物館革新運動。 北京故宮院長單霽翔在過去擔任大陸國家文物局局長時就曾表示,生態博物館應像一面鏡子,當地民眾可以透過這面鏡子照出自身的形象,並追尋到當地的歷史演變。中國式的生態博物館,尤其關注於人類學資源豐富和民族、民俗文化獨特的少數民族地區。 大陸首座生態博物館選在西南地區的貴州,境內有苗族、侗族、布依族等19個少數民族,他們生活在偏僻的山區,生活方式、民間習俗等受外界影響較小。 1998年大陸第一個生態博物館──梭嘎生態博物館成立,在建立博物館時,當地仍保存和延續自己獨持的文化傳統,有別具風格的音樂、舞蹈和刺繡藝術,雖沒有文字,卻可靠刻竹記事,當地民眾基於對自己傳統文化的感情,以及「脫貧致富」和對外界的嚮往中,也熱情地支持了生態博物館的成立。 脫貧致富 梭嘎館走調 然而10餘年過去,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張濤指出,隨著首任館長徐美陵為代表的本土專家從生態博物館管理中退出,博物館與苗人社區的互動關係漸趨萎縮,最終導致當地人從生態博物館事業撤出。 由於生態博物館的建設,當地居民的生活基礎條件得到改善,例如柏油路直接通到村子,架設了自來水設施,居民得以出售民族手工藝品、參加民俗表演活動以增加收入,但由於旅遊配套的不完善,生態博物館沒能推動當地旅遊業,農業、養殖業仍是居民主要經濟來源,當初政府扶貧的高歌猛進,在張濤看來卻演變為「一場主體缺失的遊戲」,當地人的聲音始終被排斥在規畫外,漸漸對於由政府主導的單向度建設變得冷漠而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