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奬的韓國醫療界

韓國41個醫學院每年從全國招收3000多名最頂級的優秀人才。然而,雖然數十年來持續吸引“韓國最優秀的0.05%人才”學習醫學,卻始終難以培養出一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奬得主,甚至沒有一個人可以接近這個奬項,原因何在呢?

在醫學院學習六年,取得醫生執照後,99%的人才都會前往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的臨床醫學領域,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奬主要產生於基礎醫學和科學領域。這次的諾貝爾奬得主便是終生致力於寄生蟲和葯學研究的人士。寄生蟲、解剖、生理、生化學、微生物學、葯理等基礎醫學在韓國受冷待已久。延世大學醫學院環境生物學教室的龍泰淳教授說“今年年初從醫學院畢業的120多名醫生中,15年來終於有一名畢業生來到了寄生蟲學(環境生物學)教室,在全國也是多年沒有過的事情”。據說,在一年41個醫學院的畢業生(3000多名)中,僅有20人左右選擇從事基礎醫學研究。

醫學院協會的高層相關人士表示“學習基礎醫學不僅難以就業,月薪也遠低於臨床醫生,有誰願意學呢”。大韓醫學會會長李允聖(首爾大學醫學院教授)說“醫學院畢業生們也存在一定的誤會,認為從事基礎醫學領域就是要拼命研究,沒有研究出成果就是所謂失敗的人生”。

此外,研究費用支持貧乏且要求短期成果的環境也是一大因素。李允聖會長說“國家醫療政策的重心是臨床醫療,不是也沒有進行足夠的投資,交給民間負責了嗎”。醫學院協會高層相關人士表示“國家為基礎醫學領域提供研究費用支持還不到10年,國家向醫學、葯學、牙醫學、護士學等提供的研究費用僅相當於工科學院一個學科的程度”。

龍泰淳教授說“像集中培養體育明星那樣進行短期投資不可能在基礎醫學領域收到成果,然而,就連給我們的微薄研究費用也經常因為難以商用化而停止。不斷擴大科學技術領域的基礎,才能培養出足以獲得諾貝爾奬的人才,國家必須珍視研究人才,進行長期投資”。


【 延伸閱讀 】
IAEA總乾事:發現朝鮮啓動寧邊核設施的跡象
更多新聞請看韓國中央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