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CSI國立科學調查研究院成立60周年

國立科學調查研究院(國科調)成立於1955年3月25日,今年是其成立60周年。但最近一提到“科學調查”,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美國電視劇「犯罪現場調查(CSI)」。在國科調5月27日~29日舉行60周年紀念科學調查博覽會之前,記者於4月28日~30日和本月15日、18日分別在國科調原州總部和位於首爾新月洞的國科調首爾辦公室進行了深度採訪。

4月29日上午7點,在國科調原州總部的驗屍室,驗屍台上放著深夜被送到這裡死於非命的屍體。由1名法醫、2名法醫調查員和1名調查員組成的驗屍小組正在仔細察看屍體的各個部位,房間裡充滿著令人窒息的沉默。“550毫克,330毫克……”法醫輕輕念出解剖屍體後拿出來的臟器重量。法醫便是死者的代言人,他們負責仔細查看屍體各個部位的情況,尋找出最接近真相的死因。

“今天檢驗的屍體是一名50多歲跳海死亡的男性,很可能屬於自殺……”

法醫和調查員們會和亡者展開對話。為讀懂亡者留下的最後信息,他們要首先進行驗屍。這個過程大概用了40分鍾左右,之後法醫叫來調查員,說“這裏,食道裡發現有泡沫,十二指腸裡還查出了沙子……應該屬於自己跳海自殺”。

驗屍後的屍體縫合過程一般也需要40分鍾左右,嚴重損傷的屍體可能需要4~5個小時。全韓國每年大概有38000人不明原因死亡,其中大約有5000具屍體會被送到國科調。但全韓國只有23名法醫,相當於每名法醫一年要為230多具屍體進行驗屍。

記者5月18日造訪了人力相對充足的首爾事務所,這裡有7名法醫在工作。雖然這裡是全韓國5個事務所中法醫人數最多的地方,卻還是忙得不可開交。

以下是崔炳河(音,47歲)法醫的解釋。

“為提高準確度,我們將一天檢驗的屍體數量嚴格控制在4具,但引進了365日驗屍系統,公休日和周末也都要進行驗屍。已故申海澈的驗屍工作是由執業數十年的崔永植所長親自進行的,也花費了接近4個小時。”

5月18日下午,在首爾事務所毒品毒性化學課,研究員們正圍在一起忙著分析從屍體中提取的死者臟器和血液。即使已經做過一次驗屍,為掌握死者的真正死因,也需要再進行一次藥物、劇毒物、病理檢查。正在查看鑑定書的白勝京(音)科長抽空抬起頭說了這麽一番話。

“雖然我們每天像機器一樣做同樣的事情,但最終案件得到解決時,會感到非常過癮。最近我們曾從2年前就已經下葬的屍體中檢測出農藥,那個為獲得保險賠償而用農藥毒死了前夫、丈夫和婆婆的‘抱川農藥連鎖殺人事件’犯人盧某(44歲,主婦)就是這樣被抓獲的。就因為我們去掘墓,最後從屍體裡檢測出了農藥成分百草枯。”

在旁邊法化學室中,研究員柳承振(音,39歲)正專心看著顯微鏡。柳研究員負責分析纖維、顏料、塑料等從犯罪現場發現的微小物證,他正在檢查交通事故肇事車輛的輪胎。突然,他急忙招了招手。
“從偏光顯微鏡發現肇事車輛的輪胎上沾有半個指甲大的一小塊纖維,那是用膠帶從嫌疑車輛的輪胎上提取的證據,與被害者的完全一致。”

打開基因分析室的房間,到處堆放著女性內衣、床單、剃毛和指甲等亂七八糟的東西,這些都是從強姦犯罪現場搜集的證據。研究員們正忙著從內衣等處提取DNA。為尋找肉眼看不到的口水或體液等成分,他們都帶著特殊眼鏡,並打開了可變光源儀。藍色的光線在衣服上來回掃射幾次,就可以看到幾乎被人忽略了的白色口水痕跡,之後研究院用剪刀將有口水的部分剪下來,開始進行DNA分析。性犯罪證據分析室的崔東鎬(音)室長如是說。

“性犯罪是在數百個女性DNA中尋找一個男性痕跡的工作,是接連不斷的枯燥作業。”

在大部分國科調工作人員都在盯著電腦和DNA分析儀器的時候,別館1樓的一側傳出了敲打汽車的聲音。負責查明火災和交通事故原因的理工學科研究員崔昌浩(音,33歲)正在進行模擬試驗,以查明交通事故的原因。這裡有汽車和起重機等設備,酷似一個汽車修理站。

根據安行部資料統計,2013年國科調共有239名研究員,他們共處理了33.5萬餘起驗屍和基因分析工作。每名研究員1年要處理的工作件數從2010年的1298件增加到了2013年的1401件,相當於每天都要處理3件以上工作。

由於預算經費嚴重不足,研究員們只好親自開發技術。他們開發出利用智能手機現場實時查驗文書是否存在偽造、假造問題的新技術,並申請了專利,還擁有連美國FBI也沒有的codec影像復原專利。此外,他們還開發出大型災難身份確認系統(MIM),並以3000多萬韓元的價格將其普及到了東南亞國家。國科調首爾事務所的崔永植所長緊緊抓住記者的手說。

“國科調擁有強烈的使命感和技術能力,請大家不要只關注美國電視劇「犯罪現場調查(CSI)」,也多多關心關心我們國科調。”


【 延伸閱讀 】
“智能老年”IT行業忙於吸引老年人顧客
更多新聞請看韓國中央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