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立雄:金融創新、市場穩定並重

工商時報【彭禎伶╱台北報導】 「開放放一家或二家純網銀,將對金融市場產生鯰魚效應,市場會發展更快」,金管會主委顧立雄7日表示,有很多科技業者對金管會要求純網銀中金融業持股一定要有50%,有很大意見,但金管會認為只有這樣結合的模式,才能讓純網銀確保法令遵循,甚至有科技業者認為資本額100億元過高,但「100億還不一定足夠」,即不太可能調降門檻。 顧立雄昨日參加政治大學主辦的台灣金融科技關鍵趨勢論壇,主講「台灣金融科技政策前瞻」,他強調我國金融科技發展有六大推動策略,即一是發展金融監理沙盒機制,二是設立金融科技創新園區,三是推動電子支付發展,四是成立金融資安與資訊分享與分析中心,五是簽署金融科技MOU,六是開放設立純網銀。 科技創新 攜手金融業更易成功 對於金融業者申請創新業務,到底需不需要進入沙盒實驗?顧立雄表示,由於金融業的創新,可能是在現有執照允許的業務範圍內,大部分可能不需修改法律,而是法令的調整,如安控機制或相關內控規定調整。 顧立雄說,現在考慮可能允許金融業者的創新業務採取「試辦」,即未來金融創新有二途徑,一是試辦,可能是半年或一年,看可不可行,但同時間,其他金融機構也可試辦同款的創新金融業務。 另一即是申請進入監理沙盒,必須由審查委員會審查,顧立雄建議科技業者若是涉及要修法的創新實驗,若能與金融業者合作,會更容易成功。 另外一項年底即會接受申請的,即是開放純網銀業務,目前設定開放二張,資本額100億元,存放業務都可經營的全執照,但要求金融業一定要持股50%,具有一定的主導權,才能了解金融監理的需求。 顧立雄指出,大家都在討論到底是Fintech或Techfin,Fintech即是在金融主導下發展科技,另一種則是科技主導下帶領金融往前發展,或是破壞式的創新,兩者不太一樣,金融界觀點是創新必須要有測試與驗證的機會,也要建立比較彈性的法規,但金融容不得一點市場不穩定的狀況發生,任何市場不穩定,引起的社會成本非常高。 但大部分的科技業者都是談要提供給消費者一定的體驗、新的支付方式,卻沒有想到金融還也包括吸收存款,第二要從事授信,目前為止金融科技仍未真正觸及這二塊,大部分是在支付這塊,即使是有信貸,但也是集中在小額部分,既有的銀行也許還感受不到金融科技創新的重大威脅。 「傳統銀行不要太靠勢」 顧立雄提醒:「傳統銀行不要太靠勢」,他以Netflix打敗百視達,百視達被打敗當下,可能都未曾想過打敗他的會是Netflix,錄影帶出租店被在匯流平台上從事影音播放的Netflix打敗,重要的二大前提,一是好的通路為王,數位金融的破壞就是將傳統通路,拿到網路上來,網路是否可取代傳統通路,就是未來勝敗關鍵。 第二即是Netflix讓消費者在手機上看到完整影片,必須有很好的科技技術作支撐,不能斷斷續續,金融科技也要有極強的科技技術作支撐,形成一個新的平台,讓服務與商品更有效率,形成新的體驗。 顧立雄強調,要創新的金融平台架構,同時就會要求有很多付出,很多科技業者大部分都從科技創新的角度去看,沒有從金融市場穩定的角度去看;而金融業者被金管會管得太久,有人說太乖,往往創新當下是從金融穩定去看,沒有像科技業者那麼具有創新感,所以科技業者與金融業兩者的結合,非常重要,才能讓金融科技創新成功機會更大。 顧立雄總結,金融創新以及金融市場秩序穩定都要並重,在穩定與保障消費者的情況下,才能推動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