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當「黨內免費互打」成為流行…民進黨過半還有懸念嗎?

二0一六年總統暨立委大選登記今日截止,推出區域候選人的政黨(團)高達二十一個,其中有十二個政黨(團),熱鬧可見一斑,而從各個新興政黨(團)的脈絡分析,二0一六年的政治大氣候,儘管沒有過去四次大選來得緊繃激烈,卻可能是改變台灣政治版圖和生態的關鍵分水嶺。

自一九八八年解嚴開放黨禁以來,台灣經過兩次政黨輪替,除了國民黨和民進黨之外,新興政黨勃發不是新聞,此起彼落、左中右統獨的政黨譜系中,國民黨是基本源頭,新黨如此、親民黨如此、台聯如此,連今年宣告「結案」的無黨團結聯盟(沒有提名任何區域或不分區立委),都不脫國民黨的淵源,從好的一方面說,國民黨果然是包容性最大的政黨,然而,這也反映了國民黨長期一黨獨大、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免不了強制入黨的事實,包括地方派系既吸取國民黨的奶水,最終也成為腐蝕國民黨生命力的因素之一,甚至成為國民黨再生困難的附骨之蛆。

當民主開放成為必然,所有附諸於國民黨的政治勢力,不論是基於利益或權力,無可避免都將成為國民黨維繫政權的阻力與助力,而且,正反相抵之後的作用,幾乎很難計算是正是負。二000年脫離國民黨加入民進黨的嘉義縣前縣長、前立委陳明文典型例證,如果他還在國民黨內,他的下場大概與始終選不上縣長、今年甚至連不分區提名都排不上的前立委翁重鈞差別不大;然而,脫離民進黨之後的陳明文,一轉為派系漂白的典範,嘉義縣自此派系生態趨微。相同的案例,擺在今年民進黨禮讓的前新竹縣長鄭永金,儘管以無黨籍身份參選,卻獲得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支持,且在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陪同下參考,換做是國民黨提名,以鄭永金一身爭議,不被打成黑金代表號之一才怪。

獨大的國民黨在民主開放後衰弱是無可扭轉的趨勢,這是民主的必然,這個趨勢從李登輝執政時期就已經開始,當李登輝要培植所謂的本土派,過去國民黨的既得利益不論是黃復興或軍公教,在黨內爭不了權,就脫出另組新黨;當馬英九與王金平權力鬥爭讓本土派有危機感,就要抗衡或向外尋求奧援,這樣的拉鋸從來沒有停過。而地方派系向權力者靠攏,同樣是利之所趨不得不然,二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就是第一波大轉向,陳水扁收攏了陳明文,張榮味和顏清標卻被陳水扁司法威嚇,嚇到轉出去又轉回來,然而,轉回國民黨的地方派系在國民黨勢旺的時候錦上添花,在國民黨勢弱的時候,卻成為國民黨不思進步的標竿。

國民黨就像氣血虛疲的病人,不吃補不行,吃了補更糟。國民黨曾經失去政權,國民黨曾經在立法院不過半也非最大黨,當時的一線生機還靠民進黨未過半;如今,政治風水終於轉到「民進黨過半」,而且,看來氣候已成。曾為新黨、國民黨的李慶元都毫無懸念要依靠民進黨支持,而新興政黨時代力量即使為了爭取政黨票,強推「任務型區域立委」,還聲明區域立委不會與民進黨爭票,甚至願意為民進黨立委候選人站;不論是軍公教聯盟黨、信心希望聯盟、更不要提民國黨和親民黨的結盟,都再無國民黨不過半之懸念,「民進黨過半」的目標幾可謂蹴手可及。

處境直如癌末併發症的國民黨,推出不分區立委,沒入列的支持者揚言要退黨,入列的卻刺激黃復興黨部主委請辭;總統候選人朱立倫選定副手搭檔王如玄,包括黨人都加入圍剿行列,莫怪網友謔稱此刻的國民黨流行「黨內免費互打」─不打白不打;任何政黨難免有「豬一樣的隊友」,然而,遇事的時候,國民黨人只看到「豬」,而民進黨總不忘看見「隊友」,其勢強弱立判,輸贏也就可以預期。二0一六大選,局面大致底定,只差賭盤是一賠三、五、七、八了。


相關報導
轉進新黨不分區, 邱毅批國民黨:名額被王系人馬佔據
立院龍頭之爭?柯建銘怒嗆王金平:為了政治前途汙衊民進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