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蓄意標「非基改」 食藥署揪出7豆腐、素料

食品蓄意標「非基改」 食藥署揪出7豆腐、素料

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19日)公布最新一波市售包裝食品基改標示抽驗結果,抽驗314件的包裝食品,有26件標示不合格,當中7件豆腐、豆皮、素料等,經過分子生物檢驗證實原料用的是基改黃豆、且超過應該標示的比例上限,業者卻仍標示非基改。

(黃仲丘報導)

食藥署91年起,開始針對市售包裝食品進行基因改造標示抽驗,當年不合格率高達16%。食藥署公佈去年度抽驗的314件包裝食品的檢驗結果,當中仍然有8.3%標示不合格,有26件標示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規定。

食藥署研檢組組長陳惠芳表示,當中有7件產品,是故意標示不實。陳惠芳說:「它實際是GMO(基改食品),可是它標非GMO,等於是標示不正確,有7件,有豆腐、豆皮,還有一些素的東西。」

陳惠芳說,這次年度抽驗的314件包裝食品,標準仍然沿用舊標準的含量5%,當中有288件產品標示符合規定、有26件標示不合格或不完全符合規定。從今年6月起,只要含量超過3%的基因改造產品就得標示「基因改造」,否則就開罰。

陳惠芳表示,錯誤標示的這7家業者,依《食安法》可罰4萬到400萬元以下罰鍰;應標示而未標示者則可處3萬到300萬元以下罰鍰;標示不完全正確者則必須限期輔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