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電影節 10月底揭幕

高雄電影節影展將於十月二十一至十一月六日舉行,回顧台日電影在市場低潮的時期,多位重要導演成名前的首部劇情片,重現當時創作勇氣與獨立精神。電影節更多精彩主題與片單,將陸續公布,相關資訊可上高雄電影節官網www.kff.tw或臉書【高雄電影節粉絲團】查詢。 一九九九年,當大家都說台灣電影已跌落谷底之際,由鴻鴻、鄭文堂、魏德聖、蕭菊貞等六位導演以「從缺影展」模式,創辦了第一屆「純十六」獨立影展,短短七天的放映期間,意外吸引蜂擁而至的觀眾與各界好評,開啟台灣電影新世代的希望。這五年時間,以「純十六」為主題的影展,共舉辦四屆,挖掘出黃銘正、吳米森、陳芯宜、林書宇等新銳導演。 高雄電影節特別企畫「台灣純十六」單元,放映七部以十六釐米底片為創作素材的影片,包括鄭文堂跨足電影創作的首部劇情短片〈明信片〉;吳米森入選釜山影展競賽片〈起毛球了〉;陳芯宜榮獲台北電影節最佳劇情片與新導演,展現社會良知的《我叫阿銘啦》;黃銘正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的〈野麻雀〉和入選東京影展最佳亞洲電影獎的〈城市飛行〉;沈可尚入選坎城影展短片競賽的學生作品〈與山〉;以及鄭有傑榮獲金馬獎最佳短片的〈石碇的夏天〉。 「台灣純十六」無疑是對現今台灣電影的反思,當時每部作品僅不到一、兩百萬的低成本規模,甚至從片廠或學校蒐集十六釐米廢片,在外在環境的種種艱難與限制下,仍無法阻礙年輕導演們的創作熱忱與冒險精神,影像風格百花齊放,並讓張榕容、莫子儀、黃健瑋等未來的影后影帝有一展表演長才的舞台。是時候讓這些影片重新放映了,讓那段獨立製片的黃金年代,再次刺激台灣的電影創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