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Q3獲利創同期次高 中東、印度、歐洲電動車藍圖浮現

【民眾網編輯劉家瑜/綜合報導】

鴻海 (2317)12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劉揚偉表示,第四季主要產品進入出貨旺季,預計營收將季增15% 以上,但因為缺料以及基期墊高影響,將較去年同期明顯下滑。

鴻海同步公布第三季稅後純益為370億元,為歷來同期次高,年增20%,季增24%。每股純益(EPS) 2.67元,年增20%,為10年來同期新高。

劉揚偉表示,消費性電子主要產品在第四季為出貨旺季,雖然先前因為東南亞疫情,光學產品 10 月出貨受衝擊,但隨疫情好轉,10 月底出貨恢復正常,第四季出貨將回到旺季水準。

劉揚偉指出,由於去年大客戶(蘋果)新品上市時間較晚,墊高比較基期,加上缺料等影響,因此與去年相比將會出現明顯的下滑。從全年來看,劉揚偉坦言,毛利率要到 7% 看起來有難度,還是以追求每股純益最大化為主。

電動車佈局方面,劉揚偉說,除了2021上半年將加速擴大墨西哥車規車用工廠規模,目前已與美國電動皮卡新創Lordstown車廠簽訂協議,2022年第3季可望量產,另外,鴻海也與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TT)合作,要在當地打造電動車整合生產據點,下一步在中東、印度、歐洲等地,將依照模式與當地企業合作,設立在地化產能,服務各個市場。

延伸閱讀:

鴻海科技日 E-bus最快明年高雄上路

鴻海宣布組團研發電池負極材料 預計2023年推出首款電動巴士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