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波查食安 鎖定保健食品、牛奶

工商時報【記者薛孟杰╱台北報導】 衛福部主導的「油安行動」雷厲風行的在各縣市登場,已在全省清查超過1.4萬件市售油品,178件不合格遭強制下架。衛福部預告,一旦油安行動近尾聲,立即展開第二波稽查,包括保健食品、乳品、果汁等都是稽查對象。 此外,繼食用油脂成分與標示出現問題後,台北市衛生局昨日指出,稽查市售食用醋,也發現有逾6成產品標示不符,包括家樂福、台酒、工研等老字號都各有產品上榜。 衛生局並懷疑,可能另有業者將合成醋充當釀造醋販賣,已移請業者所在地衛生局詳查,釐清產品品質是否有疑慮之後,再決定要是否要開罰或下架。 黑心油品風暴持續擴大,由於有老字號大廠涉入,食品認證GMP也破功,嚴重衝擊民眾對食安信心,迫使衛福部宣示啟動「油安行動」,全面清查市售油品,預計數日後將能清查完畢,一旦確保架上油品安全無虞,則將比照油安行動「相同力道」,針對其它民眾經常使用的食品進行稽查,包括保健食品、果汁飲料、乳製品、米麥製品、調味品都被點名是清查對象。 衛福部發言人王哲超說明,民眾高度關切食安,對下波食安稽查對象提出許多建議,包括保健食品、市售果汁飲料等都在其中,衛福部已建請政院跨部會聯合食安取締稽查小組研議,但由於油安行動還在進行、各地稽查人力已總動員,第二波稽查對象與時間表,目前尚未定案。 此外,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葉明功則宣示,將提高食品查驗比例,要求通路商、製造商共同對食安負責。他並鄭重強調,食藥署不只查蒼蠅(喻小廠),未來查老虎(喻大廠及通過GMP認證的廠商)、打老虎才是重點。他說,國內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存在數十年,上任後會承擔所有問題,不僅不會有包袱、更絕不縱容黑心廠商。 根據衛福部昨日公布油安行動最新稽查結果,到昨日下午2時止,已稽查4,410家、14,438件市售油品,其中查獲178件標示不實,多為成分標示為植物油、蔬菜油,其實卻是調合油、也無標示,已要求下架改正。至於之前針對「百分百油品」的清查,仍有1件「辰邦葵花油」成分待釐清,另1件瑞昇實業社「純黑麻油」,則移請檢調協助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