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離婚率連7年遞增 青年初戀年齡降低 京滬離婚率超1/3

人民網消息,2012 年中國青年發展藍皮書《新世紀中國青年發展報告(2000-2010)》指出,中國離婚率已連續 7 年遞增,青年初戀年齡降低,「中國式離婚」令世人關注。目前,北京、上海的離婚率已超過 1/3 。從年齡結構看, 22-35 歲人群是離婚主力軍, 34 歲離婚率達至頂峰。

中新網報導,報告指出,目前,中國青年戀愛、婚姻的典型特徵是,初戀年齡降低,初婚年齡繼續推遲,婚姻質量提高但穩定性明顯降低。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和提高,性發育不斷前移,使青年的戀愛年齡普遍提前。 2004 年的一項調查顯示,青年的實際戀愛年齡普遍比他們期望的戀愛年齡早 2 年左右。

2005 年,青年未婚比例比 2000 年增長了 4.91% , 2009 年,青年未婚比例比 2005 年又增長了 4.06% 。青年的未婚比例逐年升高,間接說明青年結婚的年齡越來越後延。青年未婚人口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男性未婚比例要高於女性,婚姻市場「擠壓」現象嚴重。 2009 年,在 15-29 歲和 15-35 歲未婚青年人口中,男性分別比女性多出 1949 萬和 2313.8 萬人,形成對男青年的「婚姻擠壓」。農村青年中的「婚姻擠壓」更為明顯。

當代青年對婚姻質量的要求更高,但他們社會責任感和家庭責任感相對較淡薄,這導致了他們婚姻穩定性下降,使得一些由生活瑣事引發的「婚姻死亡」現象越來越多。從 2006 年到 2009 年, 15-35 歲青年的離婚率逐年上升, 2009 年達至 8.168‰ 。 2009 年,青年人口離婚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 34 歲達至頂峰,每 1000 人中有 20 人離婚。

在家庭和生育方面,生育率保持穩定的低水平,農村生育率高於城鎮,生育高峰年齡推遲,家庭結構小型化更加明顯。

以增長速度而言,不論是全國,還是農村或者城鎮, 15-35 歲育齡婦女累計生育率,從 2000 年到 2005 年是正增長, 2005 年到 2009 年則是負增長;農村 15-35 歲育齡婦女累計生育率均高於城鎮和全國。

與 2005 年相比, 2009 年青年育齡婦女生育高峰年齡出現推遲,從 20-24 歲的 114.46‰ 推遲到 25-29 歲的 96.58‰ ; 30-34 歲育齡婦女生育率從 2005 年的 40.22‰ 上升到 2009 年的 50.29‰ 。這說明新世紀中國青年育齡婦女的生育呈現出晚育特點,主要集中在 25-29 歲。同時, 2005 年和 2009 年, 15-29 歲的一孩生育率均高於二孩、三孩及以上生育率, 30-34 歲的二孩生育率均高於一孩、三孩及以上生育率。

上世紀 50 年代、 60 年代、 70 年代的家庭結構都大體穩定在 4.23-4.43 人之間。 80 年代後期至 90 年代初,獨生子女增多,家庭平均人口逐漸下降。 1982 年,平均每個家庭的人口為 4.4 人, 2005 年為 3.13 人, 23 年間家庭平均人口減少了 1.27 人,下降幅度高達 28.86% ,城市家庭結構小型化更加明顯。

「中國青年戀愛、婚姻與家庭發展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性教育滯後,家庭的連結度有所降低,離婚率遞增明顯。

2010 年 5 月,中國青少年生殖健康調查報告顯示,未婚青少年 (15-24 歲) 中,約有 60% 對婚前性行為持比較寬容的態度, 22.4% 曾有性行為,其中51.2%的未婚青少年在首次性行為時未使用任何避孕方法。在有婚前性行為的女性青少年中,超過 20% 的人曾非意願妊娠,其中高達 91% 的非意願妊娠訴諸流産。未婚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務需求方面,約有 60% 的諮詢需要與超過 50% 治療需求未能實現。

目前,中國離婚率已連續 7 年遞增,「中國式離婚」成為一個令世人關注的現象。從上世紀 70 年代末開始,中國離婚人數和離婚率持續上升,近 5 年來增速明顯,增幅高達 7.65% 。 2009 年,全國 120 多萬對夫妻喜結連理,但有 196 萬多對夫婦離婚。目前,北京、上海的離婚率已超過 1/3 。從年齡結構看, 22-35 歲人群是離婚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