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成大團隊榮登牙醫期刊封面

記者郭政隆/嘉義報導

牙齒是哺乳類動物身上最堅硬的組織,亦是生物硬組織中,礦物化最高且階級性結構最佳的材料,當中牙齒保固之道,塗氟是預防蛀牙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沉積在牙齒表面的氟化物容易因刷牙與咀嚼後而磨損,中正大學與成功大學研究團隊多年來鑽研生醫材料及牙醫臨床領域,近期的研究不僅對強化牙齒氟吸收的方法及硬組織再礦物化藥劑的發展有重大影響,發現僅需5秒的雷射照射即可增加類氟化鈣沉積的結構強度,達到護牙效果,該研究更榮獲刊登為牙醫領域頂級期刊JDR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的封面故事!

根據相關研究的結果顯示,塗氟化物的硬質與牙釉層相近,但氟化物易磨耗的原因卻一直是牙醫界難解的習題。中正大學與成功大學研究團隊於2008年透過準確的探針定位、探針深度調控能力及追尋壓痕負載和探針深度對應關係的方法,首次偵測出奈米等級的氟化物機械性質與磨耗性能,並同時運用表面分析技術發現部分氟化物透到牙釉層時亦展現防止蛀牙的效果。而相關研究成果不僅是團隊成員中正大學學生林聰廷的博士論文重要內容,更於同年發表在牙醫領域頂級期刊JDR(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中。

此外,該研究團隊亦依據其研究基礎,近一步尋求硬化氟化物的方法,找出人體可接受又可增加氟化物吸收量的CO2雷射能量值,更突破以往雷射在強化齒質的方面,常因雷射強度過弱導致效果不彰,或強度過強造成牙髓的傷害。研究團隊表示,應用CO2近紅外光雷射可被大部分的琺瑯質吸收,及脈衝式的設計可降低因熱能累積所引起破壞牙髓腔的風險。

中正大學指出,該研究首次利用雷射強化牙齒氟化程度,及結合一系列奈米機械性質分析,建立了牙釉層氟化物塗層的化學成份、機械性質與磨耗性能的關係,進而得到最適合的雷射操作條件。該研究亦發現牙齒經由雷射照射後,在短短5秒內即可大幅強化其機械性質、增加類氟化鈣沉積的結構強度,不僅達到最加的護牙效果,更是生醫材料及牙醫臨床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研究團隊指出,該研究成果技術成熟且護牙效果佳,未來已考慮移轉至臨床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