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晶衝鋒 8月營收攀新高

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中美晶(5483)受惠於太陽能、半導體營運同步增溫,加上合併旭泓(5217)開始認列營收,推升8月份合併營收大增23%、來到23.08億元,一舉改寫成立32年來的單月新高。 總經理徐秀蘭指出,隨著新興市場的傳統型汽車持續成長,加上油電混和車和純電動車的趨勢興起,將大幅拉高中美晶對車用晶片的出貨量。 中美晶昨(5)日舉行記者會,針對上半年營運、併購旭泓、太陽能與半導體產業展望做一說明。此外,中美晶去年併購日本的GWJ廠,跨入12吋晶圓領域,對於海力士無錫廠前天發生大火,徐秀蘭表示,市況吃緊對於中美晶來說當然是有幫助,但並不會希望業績成長是奠基於此一基礎。 太陽能族群從第2季開始,月月繳出持續回溫的營運成績單,而市場原本預期8月有歐盟「雙反」判決不如預期及單價下滑的利空,並未出現。事實上,從昇陽科、新日光、綠能和中美晶等公司公布的營收來看,同步呈現成長,也更加確立太陽能產業復甦的趨勢。 中美晶8月份營收23.08億,較上月大幅跳升23%、創單月新高紀錄,也是太陽能族群率先改寫新高的指標,就算扣除首度計入的旭泓營收,也還是成長,累計前8月營收144.48億元,年增率達20.7%。 從資本支出來看,中美晶今年投入10億元都用在半導體部門,太陽能部門幾乎是零。但有鑑於明年全球的太陽能產業成長力道強勁、總需求預估達40GW,供需也終於有機會達到平衡,因此徐秀蘭強調,該公司明年度的資本支出重心將落在太陽能之上,若以產品別來看,電池則會大於矽晶圓。 徐秀蘭說,中美晶原本的半導體幾乎都以車用、手持和電力領域為主,後來在持續併購後,才跨入記憶體和DRAM,以現在來看,車用的比重約在半導體部門的2成。她說,中美晶在搶攻中國大陸和新興市場的傳統車,「站在很好的位置」,至於成熟市場透過新技術所發展的油電混合車和純電動車(EV),對於晶片的需求幾乎較傳統車倍增,隨著油價攀高、綠能概念,成長的力道將更為強勁。 對於中美晶併購旭泓,徐秀蘭除指出「四大理由」,包括雙方業務無重疊;雙方文化相近、都是追求高效率而非大規模;旭泓財務穩健、毛利和淨利率等稱冠台廠;可朝向「一條龍」發展。徐秀蘭也暗示,未來可能會加大模組的佈局,至於在終端的太陽能電廠方面,在義大利已有17座、合計17MW的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