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科學節 解析先祖生活智慧

原民科學節 解析先祖生活智慧

(Your News記者林芳羽台北報導)國科會日前在新北市烏來區公所綜合運動場舉辦2011原住民科學節,讓原住民小朋友從搗麻糬、十字繡等自身傳統文化認識老祖宗的科學智慧。

負責教小朋友魯凱族十字繡的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系學生吳品儀表示,十字繡的對稱圖形,可以讓小朋友認識對稱軸和線對稱圖形,從ㄑ字型開始,完成魯凱文化中象徵百步蛇的菱形。她也說因為繡十字繡非常需要專注,通常女生會比較感興趣。

「現在建造綠建築時,也會參考達悟族房屋的疏洪設計。」原住民科學節活動總召集人林昭光副教授表示,原住民老祖宗依經驗累積生活智慧,只是他們沒有科學原理來解釋,例如現在的綠建築有些會引用達悟族半穴居的概念,讓建築物夏天時更涼爽。

澳洲原住民在悲傷的祭典時使用吼板,提醒女人、小孩不要靠近。吼板的發聲原理與台灣鄒族在祈雨等祭典時所使用的風鈴相同。大學生選了易於製作的吼板,讓小朋友DIY,也了解甩動吼板時的圓周運動,讓板子和空氣摩擦產生自轉,並振動周圍空氣發出聲音。

銅門國小太魯閣族學生羅玉瑄說,所有活動中她最喜歡阿美族的hakhak變toron,意為糯米變麻糬。在這個關卡,小朋友不僅可以吃到親手搗製的麻糬,還可以了解熱呼呼的糯米內部分子動能增加,經過搗製就可變成Q彈有勁的麻糬。

參與民眾林冠瑾說,雖然自己是泰雅族,但家中長輩平時不常談到傳統文化,所以不了解原住民文化中的科學。今天藉由活動,認識不少原住民的生活智慧。(Your News是由政大新聞系大學報、中央社、Yahoo!奇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