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環境珍愛生命 臺中市十月「生命教育月」從生活做起

記者賴淑禎/台中報導

最近這幾年的許多社會刑案中,因為家庭糾紛造成的骨肉相殘,像是兄弟或父子或母子相殘發生的命案,經常在媒體上報導,甚至有些年輕學子因為受不了升學或是家庭壓力,選擇提早結束自己的生命,每次聽到或看到這樣的社會事件總令人惋惜不已,而臺中市副市長蔡炳坤在接受專訪時,針對生命教育議題,也提出自己的看法,認為應該讓學生、老師及家長結合在一起,從學校到家庭一起創造友善的生活環境,讓年輕的一代從小就可以學習到珍愛自己的生命同時、也尊重他人的生命,而臺中市也將今年10月份定為「生命教育月」,透過三個層次及四項主題,希望將生命教育的議題更深入校園當中。

臺中市副市長蔡炳坤曾經擔任過小學老師,也在縣市政府的教育局服務過,更擔任過台中一中及建國中學的校長長達十多年,因此針對最近大家逐漸重視的生命教育議題,也深切的表示,其實在學校中推動生命教育,應該視為一項議題而不是課程,因此融入生活、每位老師都能融入自己的各科教學當中,就相當重要,例如教自然科學的老師透過學生平常的上課,讓他們了解到自然現象跟生命的意義,而社會科學部份則是可以透過教學過程,讓學生了解人跟人的相處,建立在何種互動關係上是很重要的,因為透過校園對生命教育議題的設定跟施行,讓學生有更多元的體驗跟學習。

而就臺中市本身再推動生命教育,蔡炳坤副市長也指出,目前作法主要是透過友善校園專案,在新社高中、潭秀國中、后里國小等四所高中國中小學設為資源中心進行整合相關的設備及資源,而後再推動到各校,像是辦裡生命教育的體驗及服務學習,講習以及人才培育,將學生、老師及家長整合在一起,從校園到家庭,建立密切的生命教育網絡,進而變成真正的友善環境,因此臺中市政府也將今年的十月份定為「生命教育月」,透過愛人、愛己、愛地球等三個層次跟認識生命本質、堅韌的生命力勇敢面對逆境、關懷社會讓愛在每個角落以及樂活節能愛地球等四項主題,推動到轄內的國中小學當中,這些學生從自己出發,進而延伸到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地球的關愛,希望將生命教育真正落時在校園當中,從日常生活做起。

其實在推動落實生命教育這個議題上,學校老師佔著一個關鍵的角色,蔡炳坤副市長也認為,在以前老師的養成都是師範體系,從師範生一年級住校時開始學習生活獨立、珍愛自己、互動以及尊重他人,幾乎是完全融入教師的日常生活教育,不過自從老師的養成多元化之後,在這個部份就顯得薄弱許多,雖然老師有在職進修或是可以參與一些研習課程,可是並不是硬性規定一定要有生命教育相關的學習,不過蔡炳坤副市長也建議老師們,多閱讀也可以補充在生命教育方面培訓的不足。

有人曾說生命是一首又一首的歌,歌裡有著喜怒哀樂跟悲歡離合,正如成長是痛苦的,成熟的過程卻是充滿喜悅,當你調整生命琴弦的時候,要調的不鬆不緊,才能彈奏出美妙的生命旋律,臺中市副市長蔡炳坤也以自己最近兩年持續探望一位台中女中的學生,因為罹患罕見疾病全身癱瘓幾乎無法言語,到最近蔡副市長再次探訪時,發現她竟然能夠彈鋼琴還能說或聊天,讓人驚訝這位女學生生命的韌性,蔡副市長也感概的說「只要懷抱希望、珍愛生命」,希望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