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短缺的寒冬

工商時報【吳慧珍】 ■德國等歐洲國家擔心類似日本福島核災的悲劇在自家上演,紛紛在核能開發上急踩煞車,但此舉恐引發供電危機,讓歐洲這個冬天很難捱。 ■In its annual energy report, European Energy Markets Observatory, Capgemini warned of the risk of not being able to secure sufficient supplies in the coming winter months. 今年3月爆發的日本福島核電廠災變,再度敲響核能發展的警鐘,德國等部份歐洲國家因而關閉核電廠或擱置興建核子反應爐計畫,但緊縮核能政策也引來後遺症,法國凱捷管理顧問公司(Capgemini)警告,歐洲地區今冬恐面臨電力短缺危機。 凱捷在年度「歐洲能源市場觀察」報告中指出,發生福島核災後,德國政府下令境內7座老舊核子反應爐停機,剩餘9座計畫在2022年前一一除役,擬全面廢核的德國被迫擴大自鄰國進口電力,每天從法國進口的電量超過2,000百萬瓦。 冬季供電 恐中斷 但報告也提及,「每到冬季用電高峰期,法國還得仰賴德國進口的電力,然此種情況未來可能不復見。」這意味進入2011-2012年冬季月份後,一些歐洲國家身受供電中斷威脅。 凱捷能源分析師萊維納(Colette Lewiner)表示,氣候異常嚴寒,德國遲不願重啟石化發電,法國的核發電量也沒有預期來得充沛之下,恐使歐洲陷入斷電麻煩。 一旦歐洲籠罩缺電危機,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勢將升高對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的依賴。凱捷報告預估,歐洲所有進口天然氣中,從俄羅斯輸入的比例將自去年的33%上升到2030年的50%。國際原能總署(IAEA)亦預測,2011至2035年間,全球天然氣消耗量料攀高5成。 為免過度依賴單一供應源,凱捷報告認為歐洲有必要加強能源基礎設施投資,報告估計包括興建電廠與輸電網絡在內,至少得在2020年前投注1.1兆歐元(1.5兆美元)資金。 能源基礎建設 慢半怕 萊維納指出,「開發中國家能源消耗量大增,福島核電廠傳出輻射外洩事故,加上歐洲在投資能源基礎設施上慢半拍,恐對歐洲的能源供應安全和溫室氣體排放政策造成負面衝擊。」 短期來看,歐債危機可能導致全球經濟二次衰退,雖減緩能源供給吃緊問題,也減輕能源價格上漲壓力。但長期而言,歐洲國家棄核改發展再生能源後,由於其開發成本高於核能,勢必加重歐洲家庭的電價負擔。 受驚於日本東北強震引發的福島核災變,德國、瑞士及義大利等國相繼宣布關閉核電廠或擱置核能開發計畫,但有更多國家仍維持既定的核能政策,中國、南韓、俄羅斯、英國、法國、捷克及中東國家皆曾表明不會放棄推動核能。 捷克國營的捷克能源集團(CEZ)擬斥資250億美元新增5座核子反應爐,其中2座預定2025年前啟動運作。捷克政府能源特使巴圖斯卡(Vaclav Bartuska)表示,捷克欲將核能發電的比例從目前的30%提高到50%。 德國及奧地利政壇呼籲捷克當局中止核能擴張計畫,奧地利國會甚至考慮立法,禁止從捷克進口電力。 巴圖斯卡指出,「儘管若干國家出現反核情緒,在替代能源具經濟效益前,我們仍視核電為解決能源問題之道。」即便日本核災凸顯核電的安全疑慮,但他說,「核電在減碳目標上扮演關鍵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