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發會論環評 民團憂成一言堂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經濟部主辦「產業發展會議」下週一(11日)登場,會議將討論環評制度、勞工政策,環保團體擔心,這樣的會議是否假討論產業議題,實際是放寬環評標準,提供企業投資誘因。環保團體6日舉行公聽會,呼籲經濟部與工業局堅持環評標準,促進產業升級動力,讓台灣產業真正具有競爭力。 這次產發會即將討論環評制度,日前環保署曾公開表示環評制度應修正,環保團體憂心,是否將趁著會議取消環評否決權,讓環評權限轉移至事業目的主管機關。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召集人陳椒華表示:「產發會根本是『慘』發會,對於產業升級問題隻字不提,卻打算放寬環評。政府應召開『永續發展會議』,討論如何永續發展。」 發展與環保絕非對立 立委田秋堇直言,全世界都在追求經濟發展,但台灣政府卻不斷製造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悖」的印象,但發展經濟不一定得要犧牲環境,她質疑,單純以消耗資源換來的經濟發展,是可以永續、讓人民幸福的成長模式嗎? 經濟部工業局解釋,這次會議是為了協助產業升級,提升質量、創新附加價值並整合系統與應用服務者。在服務業也朝向國際化、科計畫,讓傳統產業特色化、製造業服務化。環保團體憂心會議成為一言堂,工業局強調,會議邀請了環保團體與勞工團體與會,沒有限制民間聲音。 非所有案件都要環評 環保署綜計處處長葉俊宏解釋,環評審查承受了多方壓力,但環保署仍然秉持環境基本法原則,在「經濟、科技及社會發展對環境有嚴重不良影響或有危害之虞者,應環境保護優先」。葉俊宏強調:「我真的希望,應該接受環評的開發案一定要受到審查,但許多小的、沒有影響的開發案,有必要進入這個制度嗎?」 ▲環保署綜計處處長葉俊宏認為每個開發計畫,經濟部只解釋對經濟的影響並不適當,況且並非所有案件都有必要動用環評。(圖文/姜林佑) 「現在各開發單位都不需要去考慮環境保護,這樣的狀況合理嗎?」葉俊宏表示,每個部會開發前都應納入環境保護考量,實際情況是,國光石化不做時,經濟部只會說對經濟有多少影響,但規劃開發時,卻不去說對環境有多少影響?如果事業目的主管機關在計畫推出時,就能考量環境保護問題,而不是把壓力全放在環保署身上,或許情況會完善。 他強調,雖然各界對環評制度有意見,但環評制度的修正將會動到環評法,因此還是得經過修法程序,不會只是行政經關說改就改,葉俊宏也說,對於環評制度的檢討,目前環保署並沒有定案。 好的環評能提升產業 雖然環保署並未預設立場,台灣大學醫學院創傷醫學部主治醫師許立民提醒,好的環評制度並非發展阻礙,反而能提升產業。「如果只是為了短期GDP成長而犧牲環境,讓產業已沒效能的方式進行生產,只是讓台灣產業缺乏競爭力。」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召集人陳椒華認為產發會根本是「慘」發會,台灣放寬環評如何永續發展,如何保障國人健康。(圖文/姜林佑) 許立民也以2009年中油三輕煉油廠的環評為例,當時環保署有條件讓三輕擴廠通過環評,要求中油一旦超過健康風險總量數值,就必須以減產或降載來維護鄰近居民安全。「這才是正確決定,要求開發單位自行檢查耗能的製程,檢討改善浪費的部分。」他強調,世界各地產商都有改善能力,只是缺乏動力,政府須透過制度給予廠商改進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