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美學:現代理工人的必修課

作者:dr.i PanSci專欄作者 某天下午我快步地走在繁華的都市街道上,走累了便找一間咖啡廳坐下,點了杯焦糖瑪奇朵後,用指尖點閱隨身帶著的iPad,查查看即將要前往的展覽會場究竟在哪兒 這家咖啡廳所用的菜單不會掉頁也不會髒,因為它的菜單投射在平滑的桌面上,只要將手靠近想點的飲品圖片,它就會自動地登錄系統,連碰到桌面都不用,因為有個感測器可以偵測到客人手的位置。 原本以為喝杯咖啡很簡單,原來還可以更簡單。 人家說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不為過,每天我被網路上至少十件令人驚艷的創新產品轟炸,「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因此我也寫了一個部落格來轟炸人家。 我寫的不是關於衣服、不是鞋子、更不是手錶。有的人說我寫的是科技,有的則說我寫的是藝術。我說,我寫的是科技與藝術的結合,是20世紀末的叛逆,是21世紀初的革命。 自從西方的工業革命以來,人類製造出無數的科技產品,一直以來強調「性能」和「生產力」,以實際的例子來說就是汽車馬力、LED亮度、電腦CPU速度、太陽電池的功率。我們教育所培養出的理工人才,非常專、也非常精,每年囊括世界奧林匹亞數理和科學競賽的金牌十餘面,但是競賽歸競賽,考試歸考試,學術歸學術。確實他們聰明過人,但是也許這個世代最需要的,不只是一群能夠提升品質的人,而是能夠創造價值的人。這個靠的不是能從書本上知道多少,而是對生活周遭的體驗,跟人群的互動,也許是翹著二郎腿抽菸,也許是去個夜店把妹。兩者我只做過一樣,但請不要問我是哪樣。 總而言之,是對於人性的了解,才能夠創造出有用的產品。而現今人們所喜歡的不再像上一個世紀一樣,是功能強大的機器,幫人類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而是喜歡有質感的、美麗的、好玩的、更貼近人性的。換句話說,是所有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學課本上所沒題到的,是大多數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所缺乏的。 缺乏了這些,創造出來的產品沒人會用也沒人想用,製造和代工理所當然地成為產業的主流。 所以,現代理工科學生迫切須要學習的,是一些以往藝術家的價值觀,把邏輯思考放下,開啟你的五種感官,讓周遭的世界去感動你,回到達文西的時代,當工程師和藝術家是一體的,然後深呼吸一口,再回到亞里斯多德的時代,當科學家和哲學家是一體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藝術和美學設計,是現今理工學院的必修課,而且如果你是理工人,你應該多認識藝術家或設計師朋友,從他們身上學習「生活」這件事,和有「質感」的價值觀。因為,新一代人類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是一群能把科技和藝術之間的界線抹去的夢想實踐家。 資料來源 :: dr. i :: 新發現 | 新科技 | 新生活 | 新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