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走地圖:德國能,台灣為何不能

■向紅岩 能源政策,牽涉到的不只是技術和法律層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文化以及人民對環境的觀念與態度。過去20年,德國改變了全世界對能源的看法。德國的能源概念、環保意識始於1968年德國的學生運動、1970年代的反核運動以及1980年綠黨的成立,因為有這些所謂的公民運動,德國的能源和環保政策才有現今的發展。 德國反核歷史悠久,從1970年即已開始。在德國,每輛車幾乎都會有一張反核貼紙。1973年和1979年的石油危機,讓德國開始推動節能法律,現今德國新增的法律條文都與當時的節能法律相關。1986年俄國發生車諾比事件,貽害10餘年,對當時的社會、經濟影響巨大。日本福島核災對德國也影響甚鉅,儘管德國沒有地震、颱風,核電廠設計也與日本不同,但德國仍決定要廢止核電廠。對德國而言,這已非純粹的科學考量,更是種政治決定。 另一重要的社會條件是德國綠黨的成立。德國綠黨成立於1980年,係由一群懷抱改變世界理想的年輕人所發起。綠黨在1983年第一次被選舉進入國會,不僅轟動一時,更是德國政黨很重要的變化。綠黨成員幾乎都是環保份子。德國前外交部長費雪(Joschka Fischer),過去也是綠黨的一員,在70年代參加過激進派反核團體。這些人帶給德國政府許多新的環境、能源政策看法,並逐漸改變了德國政策,包括1990年的《再生能源法》,在當時都是極具難度的立法。 因有來自公民社會的支持力量,故有別於其他國家推動再生能源的方式,德國發展再生能源的資金並非來自政府補助,而是來自民眾所繳電費中的附加電費。此外,從2000年後,每戶人家還需多繳一部分的環境稅,每年逐步增加,並有效地影響了許多節能、再生能源的企業發展。 反觀台灣則不然,我國實施的再生能源躉購電價費率制度係採政府預算補助,且偏重於獎勵再生能源設備的設置,雖緩慢提高了再生能源供給量的成長,但對於傳統能源的預算投入不減,也未就其造成的外部成本課以稅費,以致各種能源類別供給都在持續成長,徒增支出卻無法有效達成能源供給來源轉換的效果。另方面,台電做為國內唯一綜合電業,輸、配、售電均由台電壟斷把持,因台電不想負擔先期建設成本,令其他民營電廠搭便車坐收漁利,加上台電員工的績效獎勵制度又是以發電、售電度數做為獎勵誘因,以致台電迄今不願投入改善老舊電網,推動智慧型電網的設置,以提升節能效率,有效降低能源需求。 若要問德國能,台灣為何不能?恐怕得先檢視我們缺乏哪些社會條件,以及在哪些政策上走了岔路?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