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票愛心碼 即將問世

工商時報【陳桂貞】 台灣民眾愛心全球遠播,尤其是捐發票這個動作更是普及,根據財政部統計,我國一年開出的發票大約是80-90億張,其中捐給社福團體大約有50億張,台灣登記有案的社福團體有多少?內政部的資料有4千多家,需要民眾捐的單位約有300家左右,但是民眾捐的發票真的都落在捐贈單位的有需要民眾身上?其實誰也不知道,所以有民眾說:「有愛心、沒信心」。財稅資料中心指出,明年起實施的「愛心碼」就是最好的答案。 現在當所有營業人啟用電子發票後,紙張的發票不見了,是否會影響尚服團體未來的經費支援?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主任蘇俊榮說,當初社福團體由於對電子發票的流程與發展細節不了解,才會產生反彈誤會,其實電子發票的功能「好」的說不完,它不僅是代表科技時代進步的意義,也是唯一能節能減碳的方法。1.電子發票符合社會公益-捐發票、愛地球,這是誰也無法抹滅的課題。 2.幫助節省成本與效能,社福團體收一元發票後,要花2元人工整理及對發票,尤其製作收票箱的費用也不少,而且超商的發票箱到底給誰擺?而且工讀生對發票時,中大獎會不會放進自己的口袋?這些在電子發票出現後都可以避免。 所謂「愛心碼」,社福團體可上財政部網站「電子發票整合平台」申請自己的號碼,民眾要捐發票時只要知道社福團體的號碼,刷一下就傳輸到每家社福團體,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