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亮紅燈 化危機為轉機政府有責

從使用過期原物料、問題醬油、工業用原料混用至食品製造,到順丁烯二酸澱粉,一連串食品安全事件引發消費者恐慌。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昨(17)日舉辦「危機就是轉機:全民參與強化食品安全管理」座談會,與會眾多學者專家一致認為,舉凡強化現行食品管理的制度和法令規範、落實稽查的執行、讓民眾獲得更透明即時的食品安全資訊,到讓食品標準與國際標準順利接軌等,政府都責無旁貸,應從農場到餐桌保障國人食的安全。 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榮譽理事孫璐西呼籲政府,即刻採取三大革新──做好食品原物料源頭管制,杜絕化工原料流入食品,並以刑法嚴加懲罰將非食品用之化工原物料賣給食品產業之化工業者。設置「食品警察」制度,協助食品衛生安全稽查人員,不定時、不定點查看食品加工業者之生產線及原物料倉庫。設置檢舉獎金及公告檢舉窗口,鼓勵檢舉不法食品製造與販賣行為,並保護檢舉人。 消基會董事黃鈺生,則建議政府應修改食品標示規定,強制業者將食品的原料及食品添加物分別標示,食品添加物的功效亦可以括弧標示,讓消費者更清楚自己吃了些什麼;同時,將食品添加物製造及販賣業者納入管理,並確實建立產品履歷及流向管理,做好食品鏈上中下游的統整管理。除此之外,黃董事也建議成立”受害補償基金”,以及時提供受害者協助。 除了制度改革,平日能否有效稽查管理更加重要。董氏基金會許惠玉主任建議政府與民間合作,結合民間訓練有素團體成立”食品安全聯盟”,建立縝密可行的溯源查核制度,以發揮更大的監督力量。有鑑於各國對食品添加物的規範不盡相同,以化製澱粉為例,台灣核准可使用之食用化製澱粉共21項,但日本只有11種,許主任也特別提醒政府應協助廠商釐清,維護台灣長久以來建立國際美食形象,維護食品業在國際市場的發展。 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孫寶年榮譽理事表示,學界和學會絕對支持政府正確且具體有效的作法,但若該作未作、沒有效率或方法錯誤,學界同仁也一定強力批判與糾正,善盡專業監督的角色和責任。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陳曼麗董事長建議,政府應增加管理的機制及經費,並應及時將資訊公開,以避免消費者無法閃避不安全的食物。 提升專業管理能力、落實在職教育業者及通路賣場應強化自我管理。台灣營養學會王進崑榮譽理事長便呼籲業者應重視人員的再教育與風險管理的訓練,來強化專業道德,並進一步呼籲食品製造和通路賣場的採購人員皆應具備食品技師資格,有最新的食品衛生安全相關專業知識,才能確保食品從上游到下游都獲得專業管理,安全有保障。 食品安全不能只依賴政府和業者,消費者一定要有危機意識,像過去有的業者標榜物廉價美、天天便宜,甚至都應該要有警覺心,不要貪便宜而購買長期價格不合理的商品,滿足對價格的期待卻損失了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