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研發銷全球 產值破兩千億

工商時報【簡立宗】 總獎助金高達新台幣1,360萬元之「100年國家發明創作獎」,在歷經「書面評審作業」、「初選會議」、「入圍決選分組簡報會議」及「決選會議」等審查作業後,得獎名單終於出爐,今年的得獎者,共計發明獎金牌6件、銀牌18件;創作獎金牌6件、銀牌20件及貢獻獎6件,共計50項優良專利及6家法人獲獎。榮獲發明獎金牌者將可獲頒獎助金新臺幣45萬元、發明獎銀牌者將可獲頒獎助金新臺幣30萬元;創作獎金牌者可以獲頒獎助金新臺幣25萬元、創作獎獎銀牌者將可以獲頒獎助金新臺幣20萬元。 今年國家發明創作獎合格參選總計355件,其中發明獎184件、創作獎150件以及貢獻獎21件。主辦單位經濟部智慧局表示,今年參選件數是歷屆最多的一年,部分發明創作專利以技術創新取勝,有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創新,則是小創意大發明,各式各樣發明創作涵蓋技術創新、節能減碳、行車安全、健康照護、智慧科技等創新特色,除實用性高具有龐大的市場價值外,多數專利並已進入商品化階段,投入產業生產,累計產值超過新台幣兩千億元。 智慧局表示,今年在發明獎方面,有亮眼的製程方法突破,例如「可平準化電流之電鍍/電解拋光電極」,讓台積電突破半導體業奉為圭臬的摩爾定律,站穩18吋銅導線製程和3D-IC技術的發展基礎;中鋼的「金屬片無線識別標籤牌之製作方法與其產品」,讓新世代的物流管理、條碼技術走進鋼鐵業,提高效率並落實節能減碳。另外如「混合網點數位浮水印之方法」、「防鎖定煞車結構」等貼近民生的發明,發揚既有生活用品的無限可能性。 在創作獎方面,得獎作品多半兼具實用性與市場前瞻性,例如因應熟齡社會男性失能人口所需的「集尿器」,家庭醫藥箱不可或缺的「覆蓋傷口的黏性貼片」等專利,以及講究科技美學和實用性的「液晶電視」、「具有投影功能之影音擷取裝置」、「具無線音訊傳輸功能之影音播放器及其無線音訊傳輸模組」等各式各樣的優良作品。得獎作品涵蓋產業界、學界及研究單位的研發結晶,足見我國各領域蓬勃的研發實力。 貢獻獎方面,今年共計21件參選,在審慎評估各參選單位的專利權數量、專利權之產品價值及實施狀況、鼓勵員工從事研發之措施等事蹟後,評選出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日月光半導體製造、旺宏電子、中國鋼鐵、國立中央大學、遠東科技大學等6家法人企業。這些得獎單位共計累計專利已經達近萬件。 智慧局強調,透過獎勵對優良專利作品加值外,政府相關部門對得獎作品後續商品化也提供參加展覽、技術交易及創新育成等相關措施。同時透過隆重的頒獎典禮,表揚在創新研發上有卓越貢獻的企業、團隊與個人,增加得獎作品曝光率,以吸引國內外投資人的目光,從而創造我國發明創作品商品化的機會,達成創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