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話預付卡 4家超收

工商時報【記者譚淑珍╱台北報導】 經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調查發現,國內電信業者所提供的「預付式國際電話卡」,有4家業者的通話明細與帳務系統的準確度有較高的誤差率,並有2家業者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有缺失的情形。 NCC是在行政院消保處的請託下,就預付式國際電話卡進行查核,驗證國內相關業者所提供商品的計時/價的正確性,經過近半年時間的查核後,發現上述情事,NCC已依據消保法要求業者完成改善。 消保處去年在蒐集國際消費者保護資訊時,獲悉美國聯邦交易委員會(FTC)對預付式電話卡進行測試,發現有廣告宣稱的使用時間與實際使用時間不同的情形,進而想要瞭解國內的情形,進而邀請NCC檢測。 結果,在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部分,消保處指出,在22家有發行預付式電話卡的第二類電信事業中,2家業者有缺失,分別為沒有印製商品禮券發售編號,及未印製應記載事項。 在帳務方面,消保處指出,查核對象是以外僑人數前4大的印尼、越南、菲律賓及泰國等國之電話卡為主的18家電信業者發售的國際電話卡,發現在通話明細上,6家業者測試記錄誤差超過5%;並有4家業者通話金額計算誤差超過5%。 消保處指出,就查核結果,NCC已依消保法要求業者改善,特別是就其中認有損害消費者財產之虞的4家業者,命其限期改善,4家業者也都在期限內完成改善。 在這次查核後,消保處指出,未來還將增加對不同國家及地區(如中國大陸、港澳等)的國際電話卡進行實際撥打檢測,以落實保護多元消費族群的通信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