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盟:逾半宅童 每周運動不到1小時

逾7成學童寧願「宅」在家裡看電視、上網,樂當個面板族,每周戶外運動時間不到2小時。(攝影/黃志文)

宅男宅女還不夠,「宅童」也跟著現身!據兒童福利聯盟公佈的「2012年兒童運動狀況調查報告」發現,有高達9成的國小學童「喜愛運動,認為運動很重要」,但卻逾7成寧願「宅」在家裡看電視、上網,樂當個面板族,每周戶外運動時間不到2小時,甚至有5成的「宅童」不到1小時。

▲ 逾7成學童寧願「宅」在家裡看電視、上網,樂當個面板族,每周戶外運動時間不到2小時。(攝影/黃志文)


「2012年兒童運動狀況調查報告」針對台灣19個縣市(不含澎湖、金門、連江等離島縣市)31所國小4、5年級學童進行抽樣,計回收有效問卷1015份。歸納出學童們不愛運動的樣貌,包括3大類「喜歡運動卻不運動」、「稍微運動就身體不適」、「體育課程時數低、缺乏運動性質社團」。
兒盟研究發展處邱靖惠組長表示,孩子們雖然知道運動的重要,但大多數的時候,寧願選擇宅在家裡玩電腦、打電動,也不願意花時間走出戶外多運動。調查顯示,學童花在看電視的時間是校外運動的7倍以上,上網時間則達5倍的差距,運動量明顯不足。
除了宅在家當個面板族,「缺乏運動觀念」也是普遍的現象。調查發現7成4的學童認為,以Wii Sport或運動型電玩等體感遊戲可以取代運動,但是否達到運動效果令人懷疑。醫師對此表示,走出戶外運動不只是「動」,對眼睛、心肺功能、精神等大有助益,加上曬到太陽可以補充維生素D,是體感電玩無法取代的。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4大危險因子,僅次於高血壓或心臟病。不運動的結果,便是直接導致「宅童們」體質虛弱。調查指出,5成7的學童曾經跑操場1圈,就感到胸痛或是呼吸困難;2成4曾在運動過程中感到身體不適或直接昏倒;4成以上的孩子BMI值不是過胖就是過輕。
邱靖惠強調,國內小學每周體育課約80分鐘,遠低於美國、大陸或日本,加上場地少、設備舊,讓孩子們有時候是想運動,卻沒有地方。他說:「不運動的危害顯而易見,教育單位應該增列學童運動時間,強迫孩子們運動!」例如提升運動文化、積極培養校內運動性社團、強制增加體育課時間等。
國小學童正處於體能與心智發展的黃金期,除了專注在課業的學習上,體能發展更需格外重視,也是打好基礎的關鍵時刻。兒福聯盟呼籲,家長應多鼓勵孩子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且要多元接觸各類不同的運動,才能達到強健體魄並激發潛能的雙重成效,父母若能適時放下手邊工作,加入孩子的行列,也可藉此提升親子關係,並同時維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