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型茶商簽協議 致力產茶永續經營
本報2014年3月10日綜合外電報導,馮加伶編譯;黃靖文審校
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沒有茶的日子是難以想像的,但各地茶農面對的危機也與日俱增。氣候變遷、水資源短缺、鄉村人口外流和低薪等問題已嚴重威脅茶產業,幾間全球大型茶商今年決定聯合應戰,避免片面競爭,彼此合作確保茶葉未來的取得和價格普及性。
旗下擁有立頓、Brook Bond、PG tips等品牌的聯合利華(Unilever)集團、英國唐寧茶(Twinings)公司、太古集團的芬利(Finlays)公司、塔塔全球飲料(Tata Global Beverages)旗下的泰特萊(Tetley)等公司組成「2030茶倡議」(Tea2030 initiative)合作夥伴,同時發表「茶的未來──2030年的英雄作物」報告,詳列茶產業未來永續經營的準則和建議。茶的現在:四面楚歌
根據聯合國的資料,全球人口在2050年會成長至91億人,對食物的需求將增加70%,其中大部分的新增人口會分佈在中國和印度等開發中國家,正好是茶葉的主要生產國。
人口數量增加後,對農業用地的需求也相繼增加,茶葉就得和其他主要農作物與穀物競爭。舉例來說,在2005至2010年間,印尼有1萬3千公頃的土地原本種植茶葉轉而生產橡膠、棕櫚油和水果,而腰果則成為斯里蘭卡最受歡迎的轉作選擇。在人口越來越多,資源也有限的情況下,製茶產業難逃邊緣化命運。
不光是人口數,人口結構也影響了茶葉的產量,都市化讓許多鄉村人口搬往城市,以追求更高的薪資和較好的生活。傳統上,茶業的薪資較低,甚至低於生活所需的合理薪資,許多工人為了生存而艱苦奮鬥。因此,城市裡的服務業工作顯得相當有吸引力。極端氣候 影響產茶量
氣候變遷也是影響茶葉產量的主因。茶葉是精緻作物,對溫度和降雨的變化相當敏感,而其產地也位於易受到極端天氣事件影響的區域。如印度主要的茶葉種植區阿薩姆,過去60年來降雨量顯著降低;而斯里蘭卡未來將面臨更密集的降雨和高溫。降雨量減少的那些產地,茶農可能要轉為人工灌溉,此舉對水資源短缺造成威脅,因此極端氣候會讓茶葉的種植難上加難,特別是高緯度的產地。
另一方面,本地市場中茶葉需求人口的增加,亦表示能供應外銷的茶葉量將逐漸減少,對其他仰賴茶葉進口的國家來說,供貨量若變少,茶葉的價格亦將變動,不再是大眾能負擔的合理價格。(註:自1970年至2000年初期時,茶葉的價格曾因供過於求而一度下滑;然而,現今茶葉價格已經翻轉兩倍。這還不包括受到旱災等氣候變遷的影響所致的供需失衡。)友善環境也有永續獲利
這些大規模的威脅使得製茶企業從競爭轉向合作,例如,有些公司已經取得100%雨林聯盟認證,這反映了對環境友善的程度也是社會大眾選擇茶葉的一項標準。其他像是工人薪資,灌溉方式,對農夫及當地婦女的教育訓練等等,都是這些公司著眼的重要議題。
這些問題使得幾間大型茶商,別無選擇地只能合作,結合彼此的資金和專業能力來解決當前及未來會面臨到的挑戰,以合作的方式謀求最大的成功。
過去商學院中所教授的真言「競爭是企業的驅動力」,現在正以「合作」改寫,因為競爭並不會創造出一個永續的未來,唯有合作才能。希望藉由這些茶商的通力合作,能夠解決茶產業所面臨的威脅,否則現代生活每日可得的茶飲,未來將成為奢侈的享受。
※ 本文轉載自氣候變遷調適入口網
【參考資料】
-BBC(2014年2月14日),Tea industry's future depends on corporate collab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