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日本政府從經濟至上 回歸傳統慎重

旺報【林琮盛】 為了釣魚台,中日兩國幾乎陷入撕破臉狀態。中國民間也爆發05年來最大的反日遊行示威;日本召回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上周,日本政府傳出,73歲的丹羽宇一郎將在本周被撤換,改由60歲的傳統外交文官西宮伸一接替丹羽。 日本政府也決定,起用外務事務次官佐佐江賢一郎接替藤崎一郎出任駐美大使;負責政務事務的外務審議官別所浩郎出任駐韓大使。 顯見,日本政府希望透過人事調動,重新梳理因領土糾紛等問題而陷入混亂的外交體系。值得注意地,隨著丹羽的卸任,日本任命民間人士擔任重要國家大使的做法也畫上休止符。 對日本近年崛起的極右派而言,丹羽宇一郎宛如一個「賣日派」。日本民間多認為,丹羽代表日本「鴿派人士」。他最常被日本右派人士批評的是:他過去擔任日本最大的綜合商事公司之一「伊藤忠」主要領導人,積極推動中日經濟友好關係。 不少日本右派人士抨擊丹羽,他只把兩國經濟利益擺中間,卻把日本政治主權利益扔在一旁。當丹羽2010年接任日本駐華大使時,這股「反丹」聲浪就跟隨至今。 但丹羽並不理會日本右派的反彈。他接任大使後,就實行「走遍中國」,他帶著日本的500大企業到中國各地訪問,準備將中國的31個省市區「走透透」,推動中日經濟關係更上一層樓。 在商言商,丹羽相當熟稔商業、經濟,做了日本傳統外交官做不到的事。去年中日雙向貿易額是3400億美元。相對於中美貿易額也差不多是4000億美元。在全球經濟不景氣下,中日經貿發展還能如此迅速,丹羽是重要功臣。 但經濟表現卻不敵中日兩國民族主義的火車對撞。此次釣魚台事件讓日方得到的教訓是:缺乏外交經驗的經濟界人士處理不了中日兩國複雜的政治矛盾。 此一理由導致日本政府決定派「外交官中的外交官」西宮伸一收拾殘局,讓中日關係再度回到「傳統慎重」的外交風格,而非一味「經濟至上」的「丹羽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