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震科學中心10周年 首度公布地震危害潛勢機率分布

2005年成立的「台灣地震科學中心」,成立10年來協助完成儀器服務中心、資料服務中心、台灣地區地震危害度分析、歷史地震資料庫建置、地震即時資訊APP、P-alert即時震度資訊網、台灣捕震網建置等,並在去年成立教育推廣委員會,加強推廣地震科普教育,為台灣地震防災整備完成重要階段性任務!

1999年的九二一地震震驚了台灣,「台灣地震科學中心」在科技部(前國科會)支持下,2005年成立,成為國內支援地震研究、科技發展、地震科學、防災教育的服務平台。「台灣地震科學中心」主任馬國鳳教授談到中心最新研發成果包括「地震危害潛勢機率分布、全球大眾即時地震科學資訊平台(RMT)、P-alert即時震度資訊網」等。她舉首度公布的台灣「地震危害潛勢機率分布」為例,透過資料可查知,全台475年內可能發生的大地震發生時,在平地、在3層樓以下低矮房感受到的震度、10層樓以上高樓層感受到的震度。<p>而「P-alert即時震度資訊網」可在20秒內就即時提供各地的即時震度;RMT可提供即時地震資訊。馬國鳳也提到,未來會成立台灣地震模型,和其他國家作經驗交換,提供大地震發生時的景況模擬,在未來5到10年內,希望能建立地震規模與各地防災準備、救援的系統,讓民眾知道災難發生時,可往哪邊避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