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確曾是四小龍之首

工商時報【于國欽】 台灣早年採取「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政策,隨後根據經濟學家王作榮起草的「十九點財經改進措施」訂定獎勵投資條例於1960年公布實施,1966年設置高雄加工出口區,1980年成立新竹科學園區。 ■東京大學教授隅谷三喜男研究1955∼1988年的台灣經濟曾指出:「台、韓經濟都被認為是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NIES)的奇蹟,但韓國勞資關係處於對立,社會也不安定,與此相反,台灣比較穩定,可以說總體上的成果也勝過韓國。」 日前韓國瑜市長感嘆:「台灣過去曾為四小龍之首,但鬼混二十多年,完全在退步。」此話一出隨即引來議論,特別是四小龍之首這件事,不少人援引資料加以否定,他們認為台灣從來就不是亞洲四小龍之首。 一場比賽要排名,得先定出規則,同樣要認定誰是四小龍之首,也得講明到底是比經濟成長、出口規模、還是比失業率、人均所得,然後還得定義所謂過去是指20年前、30年前或是40年前,只有如此,比起來才有意義,否則張飛打岳飛,只是瞎鬧而已。 1970年代 出口坐二望一 在這麼多總體數據中,最該比的自然是經濟成長率,如果以這項指標來看,我們可以以10年為一期循序漸進的比,以近50年的資料來看,1970年代(1971∼1980)台灣平均經濟成長9.7%,優於南韓8.3%、新加坡9.1%、香港9.5%,確實是四小龍之首。請注意,這不是1年、2年僥倖贏人家,而是10年平均贏人家,這個四小龍之首自然是當之無愧。 再者,那個年代台灣出口規模也經常是坐二望一,仍以1970年代為例,十年之間台灣出口總額為866億美元,遙遙領先韓國的785億美元、新加坡的773億美元,僅略遜於香港的878億美元。綜合經濟成長、出口規模的表現,說台灣過去曾是四小龍之首,何錯之有? 除了數據,對台灣早年經濟研究極深的東京大學教授隅谷三喜男也指出:「台灣在1965年以後,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與韓國、香港、新加坡被稱為亞洲的NIES,又與韓國一起被公認是追趕日本的二小龍,…,日本向來注意韓國的經濟發展,可是,不能不說,台灣取得了更好的成就。」 不論是總體數據或日本學者的研究在在說明,1970年代台灣是四小龍裡經濟表現最好的。然而,這絕非憑空得到,若非政府在美援結束後迅速公布獎勵投資條例、設置加工出口區、發展出口導向產業、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以及推動十大建設,怎麼可能在那個外交困迫、能源危機的年代履險如夷、超越鄰國? 朝野內耗 經濟大不如前 迨1980年代台灣平均經濟成長率仍達8.24%,在亞洲四小龍裡名列第二,整體看來還算不錯。至1990年代、2000年代(2001∼2010)排名漸次下滑,落至第三,而晚近8年(2011∼2018),平均經濟成長更已降至2.51%,居四小龍之末。 從近50年的資料看來,台灣經濟逐漸走下坡,四小龍裡的排名也漸次下滑,這並非1年、2年的資料,沒有僥倖或偶然的問題,這說明近年台灣經濟確已大不如前,何以如此?大家心知肚明,自2000年政黨輪替以來,我們的政策一直在搖擺,內閣一直在改組,朝野一直在內耗,有這樣的政治紛擾,投資豈有不趨緩之理?如此而落至四小龍之末,何來意外? 歷史皆非偶然,昔日台灣為四小龍之首,今日淪為四小龍之末,皆有所因,應該深思,而非迴避。我們固不需誇大過去的成就以責難今人,但我們也不該抹煞前人的努力來淡化今日的無能,做為政治家自應有此一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