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農棒球精神 魏導籌拍傳揚
中國時報【鄭光宏╱嘉義報導】 取材一九三一年嘉義農林棒球隊遠征日本甲子園,由魏德聖監製、馬志翔執導的《KANO》十月底即將開拍,嘉市府昨補助五百萬,魏與市長黃敏惠共同簽約,黃表示,魏導喜歡「吃魚頭」(喻拍大成本電影),冀望藉由嘉農精神,傳頌嘉義人的故事。 成軍於一九二八年的嘉農棒球隊,三年後打破冠軍錦標不過濁水溪的傳統,獲得甲子園台灣代表權,最後更一路殺進甲子園總冠軍賽,不僅威震東瀛,更將台灣棒球風氣推上巔峰,片名《KANO》就是當年嘉農球員穿的球衣上印的球隊名字。 文化局長洪孟楷表示,即將在十月底開拍的《KANO》,幾乎有八成以上場景都在嘉市選址,包括現嘉農校友會會址,另電影劇組也將重新搭建一九三一年日治時期中山路、嘉義車站等街景,全劇預計明年殺青,後年農曆春節檔期上映。 嘉市府首度編列電影補助預算五百萬,就是與魏導的《KANO》合作,昨與果子電影公司簽約儀式,便是選在嘉農校友會館舉辦,除黃敏惠、魏德聖與市府團隊外,嘉農校友會主任楊初雄也特別出席,會館一隅,還可見到嘉農第一代球員蘇正生揮棒英姿。 魏表示,《KANO》的劇本早在《海角七號》前即編寫,並在蘇正生生前就進行訪談與資料蒐集,努力進行考據與年代復原,獲得嘉市的協助,他會讓補助金發揮最大的效益,讓市府感受到「物超所值」,並帶領觀眾一同找回純真的棒球年代。 有趣的是,魏導曾經比喻台灣電影成本大小有如一條魚的頭、中、尾,他喜歡吃魚頭,但魚頭刺多肉少,並非人人會吃,除了對魚體構造要十分瞭解,更需要比吃魚身多一點耐心和細心,這一番比喻可見魏導對電影成本、電影生態的掌握與拍片的精緻度等自我要求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