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故宮公聽會 居民「反」聲響起
中國時報【吳垠慧╱台北報導】 故宮博物院稱因參觀人潮暴增、展示空間不足,急於推動擴建新館的「大故宮計畫」,不過,故宮鄰近翠山里、臨溪里、溪山里居民可不這樣看。他們呼籲故宮應先收回比例過高的禮品賣場和餐飲店空間,展覽面積自然變大,而不是再耗資三二○億公帑執行大故宮計畫。 此外,故宮位在外雙溪區域地質不穩,一九七五年曾發生土石流,壓死三名故宮員工,當地人記憶猶新,對故宮的地質報告提出強烈質疑。 因應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要求,故宮昨晚首次舉辦「大故宮計畫公聽會」,會議內容作為預算審查參考。原訂一個半小時的公聽會,民眾發言踴躍,延至兩個半小時才結束。會中邀請博物館、建築、民意代表、公益團體近百人出席,不少當地居民,包括在故宮服務三、四十年退休的老員工,輪番發言且多持反對立場。 一位臨溪里里民發言,故宮會擁擠是因為陸客多,「陸客最有興趣的是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這些精巧的清宮收藏品,最擁擠的都在三樓,不是每一間都擁擠。這些東西都是小小的,放在展示櫃中,即使把展場再擴大數倍,展櫃前依舊擁擠。」 在故宮服務卅三年退休員工張世賢建議,故宮正館「目前有相當大的空間用途有待檢討」,包括地下一樓、一樓、二樓、四樓和圖書文獻大樓均設有禮品賣場、咖啡廳、高檔餐飲店,「這些不屬院內主要『正業』的用地占去兩個展館空間的比例,令人驚訝。」他也說,餐飲引來的蟲鼠火災,也會危及脆弱古物。 而卅七年前從土石流災難逃過一劫的老故宮人林豐松憤慨說:「為什麼故宮正館不敢挖地下室?故宮後山被削成半片山,後山何時會掉下來?不是等到下兩千毫米的雨才會發生土石流,這不只關係故宮員工有危險,世界各國人都會來這裡,這樣做很不道德。」 在士林官邸擔任導覽的楊老師建議,「陸客眼裡的台灣只有巴掌大,執政者應該把有限資源分配放在整個台灣來考量,嘉義的南院也可以發展,而不只侷限在台北。如果陸客來台人數減少,那故宮豈不又成蚊子館?」 因會前故宮副院長周筑昆先簡報「大故宮計畫」半小時,後開放民眾發言每人限三分鐘,響鈴一次即消音,引發民眾不滿抗議:「我們不是來被摸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