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不同語言 大腦神經迴路相似

人類學習不同語言的大腦神經認知機制其實都是一樣的!中研院院士曾志朗帶領的跨國研究團隊發現,大腦閱讀的神經機制是一種跨語文的普遍性神經迴路,不論是分析拼音文字的法文,或者是視覺複雜度較高的中文,都證實了語言閱讀是運用左腦學習,並沒有形成特定不同的大腦神經迴路。

過去學術界認為人類的大腦在處理和理解漢語單音獨體的方塊字,還有像是英文或法文等拼音文字的認知神經機制上,腦部處理訊息的區域不同,會形成不同的大腦神經迴路,不過,由中研院院士曾志朗帶領的臺灣認知神經科學研究團隊與法國國家衛生暨醫學研究學院團隊,就大腦跨語文的認知神經機制進行多年的合作研究之後,卻發現人類大腦的閱讀認知神經機制,不論是分析拼音文字的法文,或是視覺複雜度較高的中文,大腦的認知神經機制並沒有不同,顯示出語言閱讀是使用左腦,儘管是第二外語和第三外語都是一樣的,沒有特殊的學習捷徑。

團隊成員之一的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郭文瑞表示,過去有文獻認為大腦處理視覺複雜度較高的文字系統,必須要倚賴典型的左腦神經網絡以外的區域來處理,但是根據這次的研究卻發現,大腦閱讀的神經機制,並沒有因為不同的組字規則而形成特定不同且顯而易見的大腦神經迴路。

這篇論文已經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中,證實大腦閱讀的神經機制是一種跨語文的普遍性神經迴路,對於人類大腦閱讀認知神經機制的發現,開啟了嶄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