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觀點-中美貿易戰:一場沒有贏家的對決

工商時報【朱雲鵬台北醫學大學經濟講座教授】

中美貿易戰談判和時間賽跑,已經進入緊鑼密鼓的階段。繼北京的部長級會談後,近日已完成在華府的高階會談,一般預期雙方可望最後會達成協議。(編按:媒體報導,中美可能在3月27日左右的習川會達成正式貿易協議。)

問題在於,中美之間的競爭和角力,會隨著貿易戰告一段落而結束嗎?這顯然要看當初引發貿易戰的原因是否還存在而定:如果原因繼續存在,未來有可能重新開打,或者在別的領域繼續較勁。如果原因消失,才有可能走向和平。

中美發生貿易戰的基本原因是什麼?這正是筆者與歐宜佩女士最近撰寫「中美貿易戰:一場沒有贏家的對決」一書(時報文化出版)所要分析的議題。基本上,依照此書的分析,中美發生競爭或衝突的起始原因,在於美國貧富差距擴大與因之而起的反全球化情緒,以及美國朝野對於新興大國崛起的疑慮。此次貿易戰的協議內容,對於前者可能有些微的改善作用,但如果無助於後者的梳理,此二強之間的競爭和對立,未來還會不定期冒出,短期內無法徹底解決。

中美貿易戰的近因,是川普打著反全球化的旗號當選美國總統。他所贏的州,絕大多數在美國中部和南部,也就是最近40年來經濟發展相對於東西兩岸落後的州。就美國整體而言,全球化帶來了利益,讓許多美國新的超級企業誕生;問題在於,這些企業大部分都不在中土,而在兩岸。諸如星巴克、亞馬遜、谷歌、英特爾、高通、蘋果都在西岸,而金融、生技等新興廠商,大多在東岸。中土的傳統製造業凋零,很多人認為他們的工作先被日本搶走,後來被墨西哥和中國大陸搶走。如書中所述,1980年代美國對付日本的措施之嚴厲,聳人聽聞;現在則將矛頭對準中國大陸。

地域的差距和行業的差距,讓美國的傳統中產階級衰敗,有些甚至落入新貧。這就是讓川普當選總統的主力部隊,也是川普追求連任時必須要訴求的對象。利用貿易戰和邊境蓋高牆等作為,川普對他們有所交代,但是,如果這些人的所得沒有實際改善,對於川普的支持有可能發生鬆動。

貿易戰如果持續,對於這些人的生活不但不會改善,還會加速其衰落。大陸和美國在貿易上是互補而非競爭。大陸出口到美國的產品,絕大多數屬於勞力密集製造業;就算美國全面禁止大陸產品進口,這些物品也不可能回到美國生產。相反地,許多美國企業還可能因為其所使用的大陸生產零組件斷貨,而面臨虧損或倒閉的危險。例如美國副總統彭斯故鄉印第安那州的哥倫布市,有一家全世界最大重型柴油引擎製造廠康明斯,就因為占其成本40%的大型鑄件,由中國大陸進口時遭課懲罰型關稅而叫苦連天,於美國全國性電視聯播的新聞節目中披露。

這不是個案,而是哀嚎遍野。所以我們在書中說,貿易就像共生體,雙方唇齒相依,「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如果硬用關稅或其他方式阻斷,最後一定是雙輸,沒有贏家。而且不但是中美皆輸,所有在供應鏈上的結點,包含台灣、日本和韓國,都是輸家。如果貿易戰持續,台、日、韓可以接收從大陸移出的業者嗎?答案在絕大多數情況都是否定的,美、日、台、韓都在中國大陸最後組裝這條生產鏈的中上游方,和最後組裝屬互補而非競爭關係。如果加工廠真正從大陸移出,最有可能接收的會是越南和其他東南亞國家。

如果中美達成貿易協議,美國需要購買中國大陸生產中間產品的廠商和消費品的進口商都可以喘一口氣,這對川普有利。如果此協議中,中共同意增加對美國採購農產品和能源產品,包含大豆、玉米、豬肉、天然氣,則對生產這些的中部和南部州有利,這些州大多是川普的支持者,對川普而言應是利多。這些採購有可能因此而改善美國不同州之間的所得差距,有助於解決美國整體貧富差距的結構性問題。

不過,即使有這些採購,恐無助於中部和南部已經關閉工廠的復生;除非美國出現強烈要求實施重分配政策的總統(如桑德斯),美國中產階級凋零的問題將無法獲得全面解決。另外,隨著大陸GDP的繼續擴大,軍事能力的日益上升,美國還是會不安。所以,此波貿易戰可能結束,但中長期看起來,雙方的關係不會太平靜。

美國有不少學者或專家主張中美應當繼續深入交往,存異求同,合作解決雙方關切的共同問題;用交往代替對抗,用合作代替競爭,以避免消耗式的冷戰或悲劇性的熱戰,這些在書中都有清楚的描述。雙方和平相處,對於台海的安定有利,對於密切參與世界供應鏈的台商也有利。我們希望川普能聽得進去這些專家學者的發言。

貿易戰延長休兵
美公告 陸美貿易停戰期無限延長
中美貿易影響 陸GDP目標創29年新低
川普錯了 權威證據:貿易戰輸家是美國
美聯準會轉鴿 風險債基金 上周全面吸金
貿易戰影響 台第二季徵才轉保守
下載全新Yahoo奇摩APP 天天換好康

______________

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