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調節器染細菌 微創開心術救命
心律不整是許多人的夢魘,雖然心律不整的患者,可透過心律調節器,來維持心臟的正常跳動,但若是心律調節器的心內電擊導線遭受細菌感染,引發心內膜炎時,「開刀移除電擊」則成為唯一的選擇,但醫師又顧慮此菌種會造成術後的縱膈腔炎,因此「微創瓣膜手術」是目前免去移除心內電擊導線致死危機的最佳選擇。
▲ 心律不整需要心律調節器來輔助,但是醫師提醒,要注意心內電擊導線遭受細菌感染致死危機。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李紹榕醫師表示,日前門診收治一名67歲的藍姓患者,有高血脂、高血壓、周邊動脈阻塞疾病,以及腦中風等多項病史,這次因心動過速而接受過心房顫動消融手術治療,最後接受心律調節器植入。
詎料,患者在植入心律調節器多月後,卻出現高燒及畏寒現象,結果經前胸及經食道超音波證實,患者合併有三尖瓣感染性心內膜炎,血液培養中,並驗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株種。
臨床上,葡萄球菌屬是細菌室常見的革蘭氏陽性球菌,其主要病原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但在過去這十多年,於社區性感染和院內感染都出現了一株重要的病源菌Staphylococcus lugdunensis。S. lugdunensis引起的感染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相似,皆屬於伺機性病源菌,若引起急性心內膜炎的話,死亡率有7成之高,尤其是抗藥性菌種。
雖然醫療團隊懷疑患者是因心律調節器的心內電擊導線遭受細菌感染,引發心內膜炎,但又顧慮此菌種會造成術後的縱膈腔炎,因此「微創瓣膜手術」便成為藍先生個案的最佳選擇。
患者在接受9天的抗生術治療,並進行一系列術前檢查後,術後恢復良好,4天後即可下床走路活動。證實微創開心手術等創新技術的進步,並不僅止於醫學上之成就,而是可以為病患量身設計最適當的治療方式,減少術後併發症的發生。
李紹榕醫師強調,在台灣「開刀移除心律調節器的心內電極」並不能像國外一樣用雷射燒熔處理,然而隨著心律調節器及植入式心臟整流去顫器等病患逐年增加,各方面衍生出的問題也接踵而至。
其中最大的問題之一,便是當心內電極導線效果不彰想要予以置換時,在台灣並無合適的方法進行;於是許多的病人只得接受將舊的留著、繼續放新的導線,使得整個心血管系統內充滿導線,倘若出現合併有反覆性抗藥性細菌心內膜炎時,取出心內電極導線則又變成一個困難又不得不去進行的醫學難題。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 http://yahoo.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