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可治眼疾、心病

台北榮民總醫院、陽明大學研究團隊在幹細胞研究上有重大突破。日本研究學者研發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不過細胞裡面新植入的c-myc基因可能致癌,因此研究團隊找遍兩萬多種蛋白質,新發現Parp1基因可取代c-myc基因,因此成功打造新型誘導多功能幹細胞,未來這種幹細胞或可用來治療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帕金森氏症等疾病,或幫助研發、篩選治療用藥。 「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是由甫獲諾貝爾醫學獎的日本學者山中伸彌(ShinyaYamanaka)教授所發明,透過送入特定基因使細胞重新改造,這種細胞就會擁有類似胚胎幹細胞的特性、功能。陽明大學藥理所教授、台北榮總教研部主治醫師邱士華研究團隊更進一步找到Parp1基因,可以成功取代細胞重新編譯中所必要的c-myc與Klf-4基因,如此就能減少致癌疑慮,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實驗醫學期刊」,山中伸彌教授也來函對研究成果表示肯定。 台北榮總、陽明大學團隊以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培養出心肌細胞、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邱士華教授指出,由於幹細胞來自患者本人,因此幹細胞可以用來進行藥物篩選,觀察哪種藥物對患者效果最好、細胞對哪種藥物最為敏感,或哪種藥物耐受性最低,為患者打造個人化治療計畫。 往後應可以此造福更多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視網膜遺傳性疾病患者。但若要應用於臨床治療,還需要一段時間。 邱士華教授指出,目前已可以將皮膚、牙髓、血液、臍帶血等細胞培養成誘導多功能幹細胞,這種幹細胞有多功能分化潛力,可分化成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心肌細胞等,現在技術已可以將零點五乘零點五公分大小皮膚表皮細胞改造成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然後再將這種幹細胞培養成纖維母細胞、心肌細胞,培養時間約四到六個月,成功率近百分之百。但若是用血液細胞培養,成功率大約只有百分之二十,由於血液細胞取得較為容易,且侵入性較低,希望未來可以提升血液細胞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