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政務委員張善政專訪(上):解決電信費問題,先端出公正數據

「電信價格太高」、「頻寬速度太慢」這些被消費者詬病的問題,如今馬政府從google延攬的政務委員張善政,對於這些難解的習題有什麼想法?Yahoo!奇摩新聞特別請網友提問,帶著網友的問題專訪張善政。到底他會如何解答網友問題、提出什麼政策想法?

Q1 網友「安大略」:針對中華電信網路速度落後臨近國家,而收費也較高,阻礙產業生級如何改善?

張善政:這問題常被提出來。每次消基會只要公佈網路費用偏高,第二天不管是中華電信或NCC就會出來講說:沒有啊,其實還好啊!事實上我覺得有點「粉飾太平」,社會大眾看到公正客觀資料的權利都被剝奪了。一樣的問題,那套數據客不客觀值得被檢驗,如果只是消基會講一套,NCC或中華電信講另一套,永遠沒完沒了。

因此,以部會協調的政務委員角色,我希望找機會跟消基會好好溝通,絕對要讓他們端出來的數據是公正客觀的,如果消基會的質疑能夠確立是對的,我們就要面對這事實去解決,費用問題我基本上朝這方向去解決。

小標:解決網路塞車和頻寬速度問題,業者需建立清楚的服務水準協議
至於網路塞車問題則牽涉到一個觀念,所謂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服務水準協議,在業界已經很普遍,我希望把它帶進來。就是不管你做什麼服務,都要跟客戶講好一個服務水準的協議。但現你回去看看跟中華電信簽的合約,它一定告訴你,斷線一天以上可以退錢,但今天網路幾乎是每個人的工作命脈,可以讓它斷線一天才修好嗎?這10年前的SLA是行不通的。

政府應該弄出一個清楚的遊戲規則,讓業者去遵循。大家最質疑的是,買了一個10M的速度,去測試一定沒有那麼多,我們能體諒可能到不了,但也不能差太遠。所以我先提出一個數字,未來這個數字還可以協商:比如每天90%的時間必須要能夠達到90%的速度。這講出來以後,可能就要有人寫一些小軟體,擺在你的電腦裡監控,每天跑出來一套數據直接上傳到業者,不會有動手腳的空間。

當然這樣做業者會跳腳,但沒關係,做到這樣需要多少錢你就講清楚,一分錢一分貨。以前講10M是假的,很可能消費者付500元買10M,實際上只有5M;現在你搞不好要付600元買10M,但是可以跑到9M,消費者可以自己去做抉擇。

Q2 網友「Airota Nobady」:人家香港(電信業)是各處競爭,你殺我砍,拼速度、拼不delay、拼便宜。台灣拼什麼?全都只被電信業者壟斷,根本毫無發展空間,請問這種現象是否能根除?

張善政:電信產業適不適合100%自由化?我的觀念是No!發明TCP/IP的Vint Cerf很多年以前來到台灣參加座談會,他回應某一個業者時說,請問台灣有幾個固網業者?算一算有4個;接著他又問說,美國有幾個固網業者?不到5個。他的意思是,美國這麼大市場,要讓業者健康活下去,其實家數就這麼少數幾家,台灣這麼小市場,你期待要有幾家才是健康的市場?根本不是今天這個樣子。所以Vint Cerf認為,獨佔與自由開放之間,就是寡占,政府要部份管制。

避免中華電信壟斷最後一哩:應該建設「電信業共用基礎網絡」
我們又碰到兩個最糟糕的情況,第一就是固網這邊,電信局當初的最後一哩(last mile)隨著中華電信變民營化,這last mile就跑到中華電信手上,其他業者很難去做。現在每家電信業者都做基地台,因為手機比有線賺錢,但是這又到另外一個極端。我們為什麼不能做共用的基地台基礎建設,讓所有業者去共用?有線、無線都是一套基礎建設,不管是誰去布建,大家付錢給它,它不可以拒絕,因為這是國家的公共財。以前我們政府觀念不對,現在何不去跟中華電信要求釋出?

NCC委員專業「電信網路」和「媒體」應各占一半
另外,很多產業在發言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真的業界面臨的狀況,它必須去改善突破
另一種是業界本身的利益,我覺得我們電信業者主管機關NCC(國家傳播委員會)有能力分辨的人可能不多,若無法分辨這是廠商為自己利益在保護,還是真的為產業發展,就很難做決定。從科技的角度來講,我這邊或許可以去建議,這意見可以聽,那意見比較有利益色彩,提供NCC去參考。NCC成立時為平衡媒體這塊,絕大部分的委員專業都是媒體,卻忽略了電信其實很重要。未來我覺得NCC應先增加「電信網路」的人才比例,至少要和「媒體」專業能夠各佔一半。

更多政務委員張善政的完整專訪QA,請見張善政專訪(下):多用email溝通取代公文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