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公股金融變成夾心餅乾

工商時報【朱漢崙】 除了兆豐金釋股台企銀被罰、台灣金、土銀擬新設投信被擋,最近公股金控、銀行共同面騎的難題在於股利的配發方式,因為金管會、財政部對現金及股票股利配發孰高,看法有相當落差,財政部希望公股機構在體質無虞下,可多發現金股利,金管會卻認為,應「多發股票、少發點現金」。 諸多事件下來,除顯示金管會、財政部兩大部會步調不一,更可看出公股金融機構形同「夾心餅乾」。 有別於其他的民營金融機構,公股金控、銀行同時受兩大部會所管,除了最大股東財政部,另一邊則是監理機關金管會,原本兩大部會「系出同門」,但近2年這種「左手打右手」的情況卻屢見不鮮。 兆豐金先前發行交換債來釋股台企銀,之後碰到股災導致台企銀股價重挫,沒有持債者執行換股,導致釋股進度受阻,因而被金管會重罰6個月不得轉投資。 這件事讓兆豐金董事會群情激憤,不少有政府機關官員背景的公股董事,或是獨立董事,都要求兆豐金走行政救濟路線提出訴願,但在兆豐金提出訴願後,迄今多件海外投資申請案都積在金管會,「一件也送不出去」。 據了解,兆豐金旗下兆豐銀,原本打算在越南海陽省申設越南的第2分行,如今時間已快到當地主管機關所保留的最後期限,倘若金管會不放行,兆豐銀的越南擴點計畫將因此停擺;有感於眼前僵局,兆豐金已打算撤回訴願,但有不少董事會成員表示反對,這種「左右為難」的處境眼看還將繼續。 兩大部會不同調,也出現在對金融商品賦稅看法。例如金管會先前提出不少金融商品減稅訴求,像券商OSU條例,以及OBU人民幣債券免稅等,財政部都持不同看法,不少相關案件因而出動政務委員來協調、解決。 另令人不解的是,當年系出同門的兩大主管機關,分家之後溝通障礙反而愈來愈多,也難怪金融業者普遍感嘆,是否該思考讓兩部會重新合而為一,才能避免業者夾在中間,裡外不是人的窘境,也才更有助金融業可在政策的協助而非阻擋下,有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