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息NG 全家3度感染腸病毒

克沙奇A6型腸病毒很少引發重症,但是全家互相傳染力高。

台灣感染腸病毒門診人數,上個月攀升至3萬多人次,創下7年新高!暑期作息失調玩翻天,容易免疫力下降,家長應該注意孩子可能感染腸病毒,甚至可能全家人都會被傳染,醫院門診即發現,有全家甚至反覆3度感染不同腸病毒,實在痛苦不堪。


台北慈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吳秉昇表示,孩童在人潮密集的公共場所如大眾游泳池、遊樂園、美食街等玩樂,感染腸病毒的風險並不亞於在學校的群聚感染。如果在暑期放任孩童生活作息混亂,免疫力下降,無形讓腸病毒入侵機率大增。
門診發現有孩童全家3度感染腸病毒,全家苦不堪言。1名4歲幼兒最近曾得過腸病毒,媽媽以為孩子有免疫力,儘管小孩哭吵嘴巴痛痛,食慾變差,媽媽卻未想到可能是罹患腸病毒,直到孩子發燒手腳佈滿點點,才就醫治療,經診斷確認孩子又得到了腸病毒。雖然孩子慢慢痊癒了,但是媽媽卻開始手腳處也長了水泡,原來媽媽在照顧Kyan的同時,又反覆感染到腸病毒。
小心反覆罹患腸病毒
腸病毒目前約有67種,種類繁多,感染其中一種腸病毒,並不能對其他不同種類的腸病毒產生抗體,所以有可能每年反覆罹患腸病毒,不得不慎。
吳秉昇醫師表示,今年從檢體分離出來的病毒株,主要是克沙奇A6型腸病毒。儘管克沙奇A6型腸病毒很少引發重症,但部分病童感染後,手、腳、臉等全身皆大面積長滿水泡,疼痛不已,水泡體液並且存在大量病毒顆粒,全家互相傳染力高。至於重症腸病毒71型第1例已經由大陸移入,病患是赴大陸旅遊回台後發病。
4徵兆送醫腸病毒檢查
吳秉昇醫師表示,如果小朋友出現以下4種徵兆,就應該帶孩子到醫療院所做腸病毒檢查。
1.喉嚨疼痛及哭鬧不安。
2.四肢末端出現多顆紅疹或水泡。
3.小嬰兒口水量多且吞嚥疼痛。
4.口腔後方、臉頰內側或舌頭出現多個白點。
預防腸病毒4要點
1.勤洗手是預防腸病毒最有效的方式。
2.100cc漂白水稀釋10公升清水擦拭桌椅或床沿等經常碰觸到的地方,預防腸病毒。
3.以稀釋過的漂白水消毒環境時要讓空氣充分流通,並且在漂白水揮發10分鐘後再用清水擦拭一次。
4.注意孩子的生活作息,避免去人潮擁擠的場所,避免感染腸病毒。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 http://yahoo.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