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金融透視/前海股權交易中心開業 定位交易所雛形

5月30日,大陸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正式開業,首批掛牌展示的企業總數達到1200家,遠遠超出預期的300家,業務品種達成九類25項,引入戰略合作機構71家。 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基於龐大的市場需求而設立,其股東多由證券公司和創投機構組成,加之交易中心與深交所對接,有利於那些成長性好、盈利能力強的掛牌企業未來進軍A股市場。 據瞭解,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的8個股東分別為中信證券、國信證券、安信證券、深圳證券資訊公司、深圳市創新投、深圳市遠致投資、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以及深圳市前海開發投資控股公司。 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表示,“很多企業在早期沒有得到場外市場的支持,企業是為了上市才改制,並且規範自己的財務治理。深交所2010年新上市的321家新上市公司當中,70%以上改制都不到三年。上市後很容易不適應,給市場健康發展埋下隱患。如果企業上市初期就有成熟的投資者對他們形成制約,引導企業提升會計基礎和治理水準,有助於提升仲介機構服務品質,培育屬於自己的忠實客戶群。” 場外資本市場系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獨有模式定位。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董事長胡繼之表示,該中心與交易所市場本質區別在於,融資活動的私募與公募之別、發行對象小眾與大眾之分和金融支付的非標準和標準之差,他認為該模式前景巨大。 此前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財務門檻基本確定為:最近12個月淨利潤累計不少於300萬元;最近12個月營業收入累計不少於2000萬元,且增長率不少於30%;最近12個月淨資產不少於1000萬元;最近12個股營業收入不少於500萬元;最近12個月銀行貸款100萬元以上,或投資機構股權投資100萬元以上。 對此,郭萬達認為,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明顯需要有良好的成長性和盈利能力,因此他認為,該中心對微型企業及天使投資項目融資作用不大,這兩類企業要麼條件難以達標,要麼價值難以發現。 (大陸國研網專供,作者:楊長江)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