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歡迎解讀」

插圖/▲《少年PI》

中國時報【張士達╱台北報導】 李安執導的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大賣,因片中以寓言手法探索信仰本質,兩岸網友熱情解讀,「PI學」正式登場!網友撰寫萬言長文分析片中隱喻,從動物、香蕉、島嶼到蓮花都各有象徵,一時間成為網路顯學,還有人分析少年PI其實吃了自己的母親!許多觀眾看片後,用功地找了各種解讀來看,讀了卻大感挫敗,以為自己原來都沒看懂。也有人不以為然地說:「現在只要出現各種解讀《少年PI》的文章,我都直接跳過,好煩,看電影這麼累幹麼。」 不說想法怕限制想像 李安接受大陸《新浪網》專訪時說,他長年遊走東西間,這次《少年PI》讓他強烈感覺自己是亞洲導演,雖然該片在西方也有解讀,但沒到大陸這種程度,「我不能說『過度解讀』,這個片子本來就是邀請人來解讀的。不管是西方還是東方,大家都會問,到底真的意思是什麼,拍的時候是什麼想法。我覺得把我的想法講出來會有標準答案的感覺,限制了觀眾的想像,跟書或者是電影本身的創意不太合。歡迎大家來解讀,不管解讀的是不是我心裡想的東西,我覺得很貼心,受到了共鳴和鼓舞。」 西方人講究一清二楚 李安說他在台灣成長,是東方教育下長大的,對玄之又玄的東西可以擁抱、尊重,西方人卻常要講得一清二楚,不管明喻、暗喻都要水落石出,「這個片子有很多迷糊的東西在裡面。我有時不願意講,也講不清楚,很多是拋磚引玉的。你們不要像那兩個日本的探員一樣,一定要問出所以然。現在的我感覺好像PI坐在病床上,被大家的眼睛盯著看:你到底是要講什麼東西?」 他認為大陸觀眾這麼強烈的解讀熱情,也反映到本身的求知慾、觀影慾,不一定是他想到的東西,可是激發了很好的現象:「我很珍惜。這是我跟觀眾的緣分。」也謙虛說:「拍完電影我都是在很渾沌的狀況中,我知道大家看完片子心中有很多疑問和想法,很希望從我這裡得到答案,或者是一些想頭。在這方面我挺無辜的,我很用心的把片子拍出來希望得到一些反響,我本人都需要很長的時間沉澱下來看清這個現象到底是什麼,我為什麼拍這個電影,為什麼那麼多人從東方到西方有不同的反應。對我來講也是很大的學習過程,我還要虛心的學習,大家不要把我的講話當成標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