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討論課 林秋蕙老師培養學生思辯能力

歷史討論課 林秋蕙老師培養學生思辯能力

傳統歷史課強調記憶背誦,臺北市立忠孝國中歷史科老師林秋蕙則讓歷史課成為討論課,從課前預習筆記本,到帶領學生分組討論,希望培養學生的歷史思辯能力,成為教育部推薦的國中活化教學典範。

臺北市立忠孝國中歷史科老師林秋蕙以「學習共同體」的理念,帶領分組討論的歷史課,林秋蕙老師說,學生以3到4人為一組,各組在課前要預習課文及補充資料,完成預習筆記本,上課時再分組討論,有時會讓學生「角色扮演」,或針對某個人物對歷史事件有什麼策略、有什麼影響進行討論,老師則要不斷巡迴各組、適時引導,讓每組學生都有機會發言,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不但事前會準備、找資料,讓自己在上課時可以跟同學討論,也更主動學習。

林秋蕙老師說,教學改變的關鍵,在於把學習主導權還給孩子,跳脫過去以老師為中心,學生在分組討論過程中,不但瞭解歷史事件發生的時空背景,也培養對於歷史事件的思考及辯證能力。教育部表示,十二年國教國中活化教學列車計畫所拍攝教學影片已陸續放在網站,歡迎利用教育部愛學網(http://stv.moe.edu.tw/)、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宣導網站(http://140.111.34.179/)查詢。

圖為:臺北市立忠孝國中歷史科老師林秋蕙(右一)與拿著預習筆記本的學生們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