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海洋湧升流減弱 加勒比海沙丁漁業崩潰
本報2012年11月13日綜合外電報導,李子昂編譯,蔡麗伶審校
最新研究指出,全球氣候變遷導致海水表層的湧升流減弱,使得浮游生物的數量下降,可能是過去十年間加勒比海南部沙丁魚漁業崩潰的主因。
美國與委內瑞拉的研究人員以加勒比海南部生態監測的數據與全球氣候變化指標進行整合,並用這些指數來探討其與加勒比海地區區域風場及海水循環模式變化的關連性;這些因素,都可能對加勒比海地區國家造成可怕的社經後果,例如:寶貴沙丁魚資源的崩毀。
沙丁魚(Sardinella aurita)以浮游生物為食,但自2005年以來,加勒比海地區的浮游生物數量明顯降低,再加上過度捕撈,可能因此造成了該漁業的崩潰。研究人員表示,沙丁魚的數量已減少了87%。
研究小組表示,浮游生物生產力降低是由於海洋湧升流(upwelling)的減弱,湧升流會將浮游生物所需的關鍵營養素從海床帶至海水表層。湧升流的減弱,是由於地區風場模式與強度的改變所造成,而這些又受到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
該研究結果乃依據累積超過14年於委內瑞拉北部海岸卡里亞科盆地(Cariaco basin)之每月觀測數據所得到的,並已於上個月公開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PNAS)。
此研究結論,是依據溫度、鹽度與海水中二氧化碳濃度等參數的實際測量結果。喇沙基金會(La Salle Foundation )自然科學研究員既該研究共同作者Yrene Astor表示,研究人員在卡里亞科盆地每月定期進行量測,觀察每個參數隨時間的變化趨勢。自1996年以來,海水溫度已經上升了1.1℃。雖然看起來是很輕微、緩慢的增加,但卻是持續而穩定的。
海水溫度升高有利於海水分層,進一步限制了湧升流的產生,從而減少了浮游生物的生產力。
但研究人員仍不能確定這樣的變化是人為氣候變遷,亦或自然氣候波動所造成的。Astor表示,此議題需要進一步的量測研究,才能確定是否這些生態變化乃人為造成的。
卡里亞科的研究獲得了委內瑞拉國家科學、技術紀創新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of Venezuela)的資助直到2014年。委內瑞拉海洋科學院研究員César Lodeiros告訴科學與發展網絡指出,卡里亞科盆地的研究,乃是了解委內瑞拉沿海漁業生產力下降原因的基礎。
Lodeiros表示,委內瑞拉沙丁魚漁獲量從2004年約20萬噸下降至今日不到4萬噸。他補充說,因為浮游生物數量會受到沿岸湧升流影響,且其乃是委內瑞拉沿海魚類及其他海洋生物高生產力的基礎,特別是在東部與西部沿海。而卡里亞科盆地的研究結果也同樣重要,因為它呈現了氣候變遷影響的長期趨勢。
※ 參考資料:英國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