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燃料電池車可望7年內進入市場

氫燃料電池車可望7年內進入市場

摘譯自2012年8月16日ENS美國,科羅拉多州,戈登報導;柯雙華編譯;莫聞審校

根據一項世界最大規模、為期最長的氫氣燃料電池車及加氣技術示範計畫,燃料電池車(FCEV)可能在2014到2016年間步入市場化階段。

這項由美國能源部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執行的計畫,共歷時7年的實境驗證,期間動用了183輛車、行駛50萬次達360萬英里的里程,每秒傳回再生能源實驗室的資料,累積達15萬4千小時之多。

這項計畫也動用25個氫燃料站,經3.3萬次加氣,共使用了15.2萬公斤的氫氣。

因氫氣是種引爆性氣體,安全問題經過嚴密分析後,「沒有發現任何根本性的安全問題。」NREL燃料電池與氫技術專案經理Keith Wipke如此表示。

「這個計畫結果顯示,燃料電池電車進展迅速。」Wipke說明,「儘管全世界的汽車製造商和研究人員還在煩惱如何兼顧電池持久力、成本與量產能力;但應該可以樂觀的說,製造商在幾年內就可把FCEV導入市場。」

燃料電池車仰賴的是氫氣而非石油。在車上的燃料電池元件內,儲存的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會產生電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為電能來供應汽車發動,且唯一的排放氣體是水氣跟熱氣。

NREL的驗證計畫從2004年展開,有四大汽車製造廠參與此計畫,包含通用汽車、戴姆勒、現代起亞(Hyundai-Kia)、福特,以及三個能源合作伙伴:殼牌、BP、雪弗龍,一齊提供數據供實驗室分析。

此項計劃的三大目的為:評估燃料電池的持續力、汽車續航力,以及計算實際氫氣製造成本,並比較與能源部所訂目標之差距。

技術分析顯示,至少其中一家車廠的汽車續航力及電池持續力超過了計劃目標。

至於降低在地氫氣生產成本的目標,Wipke解釋,這很難在示範計畫中驗證,因為目前還沒有完全依商業使用所設計、建造及使用的充電站。

儘管這個計畫還未達到能源部的氫燃料成本目標,一個獨立審查小組正在分析生產成本的問題,他們會負責至少提出一種方法,讓一般汽油加油站大小的氫燃料電池加氣站可以商業化運作。

Wipke說明,這個方法就是從天然氣中生產氫氣,有越來越多方式取得低廉的天然氣,氫氣的成本可望在未來降低。

由NREL六位科學家共同撰寫的示範計畫報告指出,「燃料電池車在最近的7年裡突飛猛進。」報告中還提到,他們「持續的進展可讓汽車製造商在2014到2016年間,投入上千部燃料電池車進入市場,這會是氫能源社群第一次的機會,來實際檢驗大眾能否接受氫能源科技。」

2011年11月,美國第一個氫燃料加油站,燃料由一氫氣工業管線直接供應。 此供氣站位於加州Torrance,是Toyota、Air Products、殼牌、南海岸空氣品質管理區及能源部的合作案, 為洛杉磯區的燃料電池車隊補充氫氣。(照片提供:美國再生能源實驗室) 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s Demonstrate ‘Rapid’ Advance GOLDEN, Colorado, August 16, 2012 (ENS)

※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