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幽門桿菌 台大序列療法更勝三合一
台大醫院研究團隊發現:兩段式服藥的幽門桿菌「序列性療法」治療效果,比傳統的「三合一療法」殺菌效果更好,這項研究不但改寫幽門桿菌「治療準則」,對於胃癌的防治也有重要的貢獻,這項研究成果也發表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上。 (吳霈蓁報導)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吳明賢指出,傳統在對付幽門桿菌是採用「三合一療法」,但是因療效不佳,而且病菌也產生抗藥性,殺菌率低於80%,而台大醫院醫療團隊成功研發出最新的「序列性療法」,採二段式的序列投藥,發現殺菌率最高可達94%以上。
吳明賢說:「序列性療法的效果會比較好主要是在它的除菌設計上,因為目前最常使用的三種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amoxicillin)、開羅理黴素(clarithromycin)及甲硝唑(metronidazole),這三種當中最沒有抗藥性的就是阿莫西林,所以序列性治療就是先使用質子幫浦抑制劑加上阿莫西林七天,然後第二個七天再用質子幫浦抑制劑加上開羅理黴素及甲硝唑,就可以利用阿莫西林沒有抗藥性的特色,把裡面的細菌以及一些有抗藥性的細菌先除掉,在第二階段的鞏固性的治療上除菌效果會更好。」
吳明賢指出,存在於胃中的「幽門桿菌」,是造成慢性胃炎、消化性胃炎、胃癌的主要原因,「幽門桿菌」主要透過人與人接觸的糞口傳染,以胃裡數量最多,台灣大約有一半的成年人感染幽門桿菌,只要能成功滅菌,不但可以根治長年胃病,甚至可以預防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