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女嬰:重視「性別滅絕」的可能性

消失的女嬰:重視「性別滅絕」的可能性

新頭殼newtalk 2013.01.08 鄭凱榕/綜合報導

越來越多女性胎兒被選擇中止懷孕。這個現象不只存在向來重男輕女的中國與印度,連歐洲也有越來嚴重的趨勢。人口學家開始將這持續進行中的趨勢命名為「性別滅絕」。

根據德國之聲7日報導,男、女嬰的自然出生比,約為105名男嬰比100名女嬰。而在成長過程中,男性死亡率往往高於女性,因此將逐漸達成男、女性人口平衡的狀態。但在中國和印度,這些國家男女嬰的出生比,往往達到120至130名男嬰比上100名女嬰。令人驚訝的是,在歐洲也出現男女嬰出生比失衡的情況,特別是在巴爾幹半島。

報導指出,任教於巴黎笛卡爾大學發展研究所的人口學家吉爾摩托(Christophe Guilmoto) 多年來一直在研究世界各地的性別比例失衡,也是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聯合國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 UNFPA)最新研究報告的作者。他估計整個亞洲缺少約117萬婦女。人口學家已經開始將這持續進行中的趨勢命名為「性別滅絕」。

UNFPA最新研究顯示,阿爾巴尼亞男女嬰出生比為112:100;而在科索沃和蒙特內哥羅,則分別是110和109比上100。分析指出,這些國家尚存傳統家庭規範,包括男性是家裡的主要繼承人和姓氏的傳承者,而女性出嫁後就離開原生家庭等。

造成男女嬰出生比失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貧窮、缺乏生育控制以及歧視女性。此外,產前胎兒性別篩選、人工受孕性別控制等,也是重要原因。

女權運動者在歐盟成員國中觀察到「性別選擇」的趨勢。丹麥媒體報導到瑞典的「墮胎旅遊」,因為在瑞典一直到懷孕18週都可以合法終止妊娠。此外,根據挪威和英國的幾份研究皆指出,亞洲移民在第2胎和第3胎性別失衡的情況更明顯。

在2011年11月的決議中,歐洲議會表示關注,「產前性別選擇已達到令人擔憂的地步。」但在此議題上,歐盟無法對於各成員國產生法的拘束力,因為人工流產法令及違反相關法令的司法管轄權,是個別國家的權力。因此歐盟並無法藉此要求觀察會員國如阿爾巴尼亞和馬其頓改善。

但報導指出,韓國透過媒體大幅推廣宣傳,以及新法律的制定,成功使得原本日益惡化的115名男嬰比100名女嬰性別比,回復到較為健康平衡的107:100。這或許可以做為參考的成功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