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茶室沒落 老味道不見了

中國時報【謝幸恩、謝文瑄╱新北報導】 「有碼頭的地方,就有紅燈區」,淡水老人茶室自民國50年興起後,便流傳一甲子之久,尤以馬偕教堂為中心,伴隨港口沒落、景氣更迭,多數茶室隱沒巷弄中,或轉型為卡啦OK,也讓淡水的老人茶少了點「老味道」。 「老人茶室」是長者喝茶的地方,一旁有頗具姿色的女子暢聊,有時摸小手、摟蠻腰,充分宣洩老人的煩悶思緒,久而久之便演變為「清茶」、「花茶」兼而有之,清則純聊天,花則「蓋棉被純聊天」,不引人遐想都難。 有趣的是,茶室文化除拉起情色生意,也間接帶動那卡西走唱的流行,不少樂者拎著口琴、手風琴,遊走在一間間的茶室中。世居於淡水的文史工作者蘇文魁說,唱紅了《流浪到淡水》一曲的李炳輝便由此出身。 蘇文魁說,茶室集結於馬偕教堂周邊、長興街與水源街口,及俗稱為「竹竿厝」的中山路129巷,有數百多間茶室,形成教堂、醫館、茶室3者共存的奇景,「夜夜笙歌」與「教堂彌撒」也形成強烈對比。 淡水茶室在60年代達到巔峰,直到80年代卡啦OK、夜店的出現,竹竿厝便為中心點。蘇文魁說,竹竿厝由來,有一說是形容中山路129巷的狹窄筆直,另一說則是花茶店前都設有竹籬笆,讓尋歡客易於辨識、物色美女,再決定是否入內消費。 但好景不長,馬偕教堂周邊土地陸續被教會收購,尤其近海漁獲量減少,第一、第二漁港利用率下滑,大環境不景氣下,茶室被迫關門、轉型;據新北市商業登記科資料統計,僅剩位於竹竿厝的亨來、新五福、夜花園、梅春園和永樂等5家合法經營的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