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製造業 引領2020物聯網
工商時報【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主任唐震寰】 物聯網被科技界喻為「下一件大事」(Next Big Thing),全球頂尖調研機構看好物聯網商機龐大,國際重量級大廠爭相布局。台灣面對席捲全球的物聯網浪潮,如何搶占先機?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大浪潮席捲全球,全球知名諮詢機構麥肯錫預估,2025年全球物聯網商機將高達6.2兆美元,吸引蘋果、Google、IBM、三星在內的國際重量級大廠爭相布局。台灣擁有資通訊硬體供應鏈優勢,自然不會在這波大浪潮置身事外,科技大廠上至台積電、鴻海,小至新創公司,無不鎖定物聯網商機。 物聯網無疑是近年來主流科技趨勢。根據國際知名市調機構Gartner 2012∼2015年Top 10策略科技趨勢,物聯網連續4年列入重要策略科技前5名之行列。2014年Gartner對2,000項資訊科技,119個趨勢領域進行調查,正式確立物聯網正式取代巨量資料成為全球最熱門的資訊科技技術。 而Gartner的調查報告也顯示,在龐大的物聯網商機中,apps與服務占比超過8成,預計2020年營收可達2,620億美元。 很多人都在問,為什麼物聯網討論與研究這麼久,為何到近2、3年來才受到廣泛重視?這主要是因為技術面及IT基礎設施都日漸成熟,包括:智慧物聯網設備感測器及電池微小化及節能化的問題已逐漸解決,聯網技術如藍牙4.0╱ZigBee發展日新月異,雲端服務快速發展,以及3G與4G無線寬頻基礎設施及服務的普及,在在讓物聯網生態體系與服務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相關的應用服務自然水到渠成。 根據全球行動通訊協會統計,2014年,全球行動裝置累積出貨量已超越全球72億的總人口數,為數眾多的行動裝置與服務,為物聯網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國際大廠多年來的爭相投入發展與布局之下,時至今日,不僅一般消費性物聯網產品推陳出新,例如智慧手表、智慧手環等;物聯網在商用領域的應用發展,也備受重視。包括能源、健康,工廠製造,零售業等領域的企業,也都廣泛對物聯網投以高度矚目。根據思科所做的調查報告顯示,大多數企業CXO認為過去3年均已看到物聯網蓬勃發展的趨勢,並且有超過9成的企業領導人希望公司儘快導入物聯網應用,才不會喪失競爭優勢。 隨著物聯網發展逐漸成熟,商機也不斷擴大。根據Gartner與麥肯錫的預估,2020年物聯網將衍生出1.9兆美元經濟外溢產值,2025年可進而成長達每年6.2兆美元。 高齡化社會、工業智慧化 成物聯網應用焦點 由於物聯網應用服務非常多元,因此大家都在尋找,最具商機的物聯網服務為何?對此,Gartner與麥肯錫一致提出,「智慧製造」與「智慧健康照護服務」為兩大最具商機的應用。Gartner預估,2020年製造業與健康照護應用,將占所有應用市場比例各達15%;麥肯錫則提到,2025年製造業與健康照護的占比將分別高達37%與41%。 製造業及健康照護產業之所以有望成為物聯網最大宗的應用服務,其因在於它有機會解決全球邁入高齡化社會所衍生的問題;以及利用物聯網技術,讓製造業智慧化,以提高生產效率,補足人口老化造成的勞動缺口,並讓珍貴的人力資源往創新、研發與加值領域移動。 以智慧健康照護為例,全球人口結構改變,高齡者比例增加,健康費用支出亦大幅增加,勞動力也隨之下降,已成為許多國家經濟與社會的重大挑戰。以台灣為例,2025年65歲以上的人口將超過20%,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健康支出預估2025年將超過新台幣1.3兆元(目前約為9,000億元),到2050年該項支出將超過7兆元(台灣人口老化速率在全球名列前茅,2050年65歲以上人口將逾40%)。不僅台灣如此,美國2012年的健康支出已超過2.4兆美元,達國家GDP的17%,該項支出每年將以5∼6%持續成長,超過該國GDP的年平均成長率。 為因應前述重大挑戰,全球健康照護服務模式正在進行典範轉移:從「以醫院╱醫師為中心的被動急性照護(治療)」轉移至「以人為中心之無縫隙主動整合健康照護服務(治療╱預防╱保健)」,以個人化之預防保健為終極目標。以先進國家為例,丹麥以家庭醫療服務輔助醫院醫療服務,降低急性醫療支出;日本則建構健康長壽社會,以增加國民平均健康餘命1歲為標的,讓人民更健康,並可降低健康支出,一舉兩得。台灣健保也已經準備推動「論人計酬」制度,從疾病保險走向健康保險。 由於要推動以人為本的無縫隙整合式服務,服務空間將從醫院,擴及到個人行動與生活空間,如何有效整合應用端(如穿戴裝置)、網路、雲計算及apps服務,開創智慧健康照護服務,雖屬於高難度跨領域整合議題,但可造就銀經濟機會,開創台灣新產業。國外已紛紛推動相關智慧健康照護服務,如e-Health或m-Health等服務。 因此,全球科技大廠爭相投入健康照護領域的物聯網應用服務,例如蘋果推出HealthKit平台,對主導未來智慧健康照護市場頗有企圖心;另一方面,Google也推出整合app與智慧型裝置的Google Fit平台,以與蘋果相互抗衡。 以小搏大 進軍物聯網商機 台灣IT大廠也沒在這場卡位戰中置身事外,像是聯發科、宏碁、華碩、英業達均在物聯網健康照護硬體或應用服務展現企圖心,積極布局,台灣已擁有具有國際競爭力之華人健康照護專業知識,及深厚的ICT產業競爭力,在這波既是危機也是轉機的銀經濟商機中,應可掌握到很好的機會。 另外,全球陸續有許多新創公司成立,以物聯網健康照護服務在市場上嶄露頭角。例如,創立於2008年的健康與健身追蹤服務業者Fitbit,推出智慧手表與手環硬體裝置,並結合軟體與服務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包括健康與健身分析的軟性服務課程,以及提供合作夥伴公開的應用程式介面,加速其創新應用服務,使該公司成功以小搏大。而這也給台灣業者不小的啟示,台灣若能發展出創新的物聯網應用服務,再進一步搭上國際大廠的物聯網平台,就有機會趁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