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矯正 依狀況把握5段治療黃金期

牙齒矯正 依狀況把握5段治療黃金期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牙齒矯正不論在青少年或成人間已流行多年,矯正動機不只是功能性,更大的原因是因為「美」,且矯正年齡有上升趨勢。牙醫師提醒,造成齒列不整的原因很多,矯正治療前的評估與鑑別診斷,才能達到完善治療,不同的齒列不整情形,都有不同的黃金治療時機,必須視齒列狀況把握住5段的治療黃金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牙科醫師賴智信表示,牙齒矯正治療可依患者的齒列狀態分為5期。當4-6歲的幼童乳牙齒列不整,首先要看他是否有特別癖好或習慣,如:吸奶嘴、吸手指或咬筆,這些習慣常造成幼童的前牙局部開咬,吞 嚥時舌頭前伸;吸吮的肌肉壓力,則會造成幼童的牙弓狹窄,可能導致往後恆牙齒列擁擠。此外,若是幼童的後牙咬合產生功能性位移,在此時就應盡早治療。 6-8歲幼童屬早期混合齒列,此時幼童已長出第一大臼齒,上下顎的門牙也開始更換。如果幼童齒列擁擠,可以讓他戴上「空間維持器」,一般而言,上顎每邊可獲得約1到1.5公釐的空間,下顎每邊則獲得約2到2.5公釐空間。另外,若後牙的反側錯咬,但咬合無功能性位移,或咬合不正需使用面罩治療,治療時間往往會延續至8-11歲晚期混合齒列期。 已換成恆牙齒列但仍在有生長的患者,屬第4階段恆牙齒列期,牙齒嚴重擁擠需使用頭帽口外弓或功能性矯正裝置者,通常可以等到8-11歲晚期混合齒列期再開始治療,治療時間將延續到恆牙齒列期。 至於齒列不再生長的成人屬於第5階段的恆牙齒列期,這些成人矯正患者,因為已經沒有生長潛能,所以無法利用生長引導的方式來改善上、下顎間差異,但可以使用拔牙、微植體當做暫時性的支抗裝置,配合使用橡皮筋改變咬合。而上、下顎間骨性差異嚴重者,賴智信醫師建議,可接受正顎手術配合矯正治療,來達到美觀並改善功能。